智能温室-秸秆消毒
智能温室-秸秆消毒
肥是一种含有钙素,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迟效性氮肥。可在大棚换茬休闲季节,将每亩60公斤与600公斤秸秆混施入土壤,适当后起垄覆膜,进行闷棚。这样做能在施用氮肥的同时,消除或减轻蔬菜因缺钙、缺镁而产生的生理病害;肥料本身和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增加土温和杀灭线虫,提高闷棚效果
施用生物有机肥和调节剂 除上述治理措施外,还可以利用富含
连栋温室工程
智能温室-秸秆消毒
智能温室-秸秆消毒
肥是一种含有钙素,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迟效性氮肥。可在大棚换茬休闲季节,将每亩60公斤与600公斤秸秆混施入土壤,适当后起垄覆膜,进行闷棚。这样做能在施用氮肥的同时,消除或减轻蔬菜因缺钙、缺镁而产生的生理病害;肥料本身和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增加土温和杀灭线虫,提高闷棚效果
施用生物有机肥和调节剂 除上述治理措施外,还可以利用富含拮抗微生物的功能有机肥及有趋避作用的作物残渣(如秸秆等),在定植幼苗时围根穴施,为蔬菜建造一个根区保护带。实践证明,这样做能有效地防治根线虫和病害,恢复根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系对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酌情采用。
日本智能温室的茄子采摘机器人
日本智能温室的茄子采摘机器人
日本国立蔬菜茶叶研究所与岐阜大合研制了茄子采摘机器人。机器人由CCD机器视觉系统、5自由度工业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以及行走装置组成,作业对象是温室中按照V形生长方式种植的Senryo-2号茄子。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设计复杂,包括4个手指、2个吸嘴、2个诱导杆、气动剪子和光电传感器,如下图所示。工作中,利用模糊视觉反馈系统引导末端执行器靠近果实,完成采摘作业。该机器人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试验,采摘成功率为62.5%,工作速度为64.1s/个。影响成功率的主要原因是机器视觉系统对采摘位置的判断不正确。同时,视觉系统占用了72%的工作时间(46.1s),也是影响采摘效率的主要因素。
荷兰智能温室的黄瓜采摘机器人
1996年,荷兰农业环境工程研究所(IMAG)研制出一种多功能黄瓜收获机器人。该研究在荷兰2hm2的温室里进行,黄瓜按照标准的园艺技术种椬并把它培养为高拉线缠绕方式吊挂生长。该机器人利用近红外视觉系统辨识黄瓜果实,并探测它的位置。机械手只收获成熟黄瓜,不损伤其他未成熟的黄瓜。采摘通过末端执行器来完成,它由手爪和切割器构成。机械手安装在行走车上,行走车为机械手的操作和采摘系统初步定位。机械手有7个自由度,采用三菱公司(Mitsubishi)RV-E26自由度机械手,另外在底座增加了一个线性滑动自由度。收获后黄瓜的运输由一个装有可卸集装箱的自走运输车完成。整个系统无人干预就能在温室工作。试验结果为工作速度10s/根,在实验室中效果良好,但由于制造成本和适应性的制约,还不能满足商用的要求

。
智能温室的保温性能
智能温室的保温性能
智能温室大棚还应注重保温性能,提高其保温性能,降低能耗,这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率的直接手段。它的保温率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保温比例是指透明材料的耐热覆盖面积小,温室的耐热养护面积大,总结构覆盖面积与敌方面积之比越大,温室保温性能越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