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一种结构和生产方式与传统软磁合金完全不同非晶态软磁合金问世,80年代末又发展了快淬微晶软磁和纳米晶软磁合金,使软磁合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50年代起就开始生产热轧硅钢片,60年始生产以铁镍和铁钴系合金为主的各类软磁合金,70年代生产冷轧取向硅钢片,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批量试生产非晶态软磁合金,90年发了微晶和纳米晶软磁合金。从80年代起,陆续制
2J07硬磁合金
20世纪70年代初,一种结构和生产方式与传统软磁合金完全不同非晶态软磁合金问世,80年代末又发展了快淬微晶软磁和纳米晶软磁合金,使软磁合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50年代起就开始生产热轧硅钢片,60年始生产以铁镍和铁钴系合金为主的各类软磁合金,70年代生产冷轧取向硅钢片,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批量试生产非晶态软磁合金,90年发了微晶和纳米晶软磁合金。从80年代起,陆续制订并颁布了各类软磁合金生产技术条件的。
外应力与磁致伸缩产生耦合会使磁化强度方向发生变化,引起应力各向异性。随加力方式不同,可使合金的导磁性能得到改善或恶化。晶粒取向晶体中存在着易磁化方向和难磁化方向,沿易磁化方向磁化时,磁性能较好。软磁合金主要经冷、热加工而成。热加工的材料的磁性,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但经冷加工后,由于产生冷轧织构或结晶织构,使材料形成晶粒取向。

除去赤金、银箔外,还有铜、铝箔,用以代替金银色。加工时均是在用树脂或蜡类浸过的透明纸基上,涂一层树脂粘料,并在上面涂撒预先磨碎的铜或、再用辊子将其压均匀,经干燥后制成。铜、铝箔不适用延展方式,且易氧化,所以很少使用。其包装形式与相同。有电化铝箔后,铜铝箔已不再使用了。近代制取金属箔的方法有锻打法,真空蒸镀法、粉末轧制法、电解法和压延法等,但大规模生产仍以压延法和电解法为主。压延法以生产铝,箔为代表,因其用途非常广泛故发展极其迅速,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加工工业。

硬质合金还可用来制作凿岩工具、采掘工具、钻探工具、测量量具、零件、金属磨具、汽缸衬里、精密轴承、喷嘴、五金模具(如拉丝模具、螺栓模具、螺母模具、以及各种紧固件模具,硬质合金的优良性能逐步替代了以前的钢铁模具)。近二十年来,涂层硬质合金也问世了。1969年瑞典研制成功了碳化钛涂层刀具,刀具的基体是钨钛钴硬质合金或钨钴硬质合金,表面碳化钛涂层的厚度不过几微米,但是与同牌号的合金刀具相比,使用寿命延长了3倍,切削速度提高25%~50%。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第四代涂层工具,可用来切削很难加工的材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