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电阻大小计算首先估算出制动转矩
制动扭矩 =((电机转动惯量+电机负载测折算到电机测的转动惯量)
(制动前速度-制动后速度))/375*减速时间-负载转矩。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机制动时,电机内部存在一定的损耗,约为额定转矩的18%-22%左右,因此计算出的结果在小于此范围的话就无需接制动装置;
接着计算制动电阻的阻值
制动电阻的阻值=制动元件动作电压
金属铝壳电阻柜供应商
制动电阻大小计算首先估算出制动转矩
制动扭矩 =((电机转动惯量+电机负载测折算到电机测的转动惯量)
(制动前速度-制动后速度))/375*减速时间-负载转矩。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机制动时,电机内部存在一定的损耗,约为额定转矩的18%-22%左右,因此计算出的结果在小于此范围的话就无需接制动装置;
接着计算制动电阻的阻值
制动电阻的阻值=制动元件动作电压值的平方/(0.1047*(制动转矩-20%电机额定转矩)
制动前电机转速) 在制动单元工作过程中,直流母线的电压的升降取决于常数RC,R即为制动电阻的阻值,C为变频器内部电解电容的容量。这里制动单元动作电压值一般为710V。
然后进行制动单元的选择
在进行制动单元的选择时,制动单元的工作很大电流是选择的依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动电流瞬间值=制动单元直流母线电压值/制动电阻值 之后计算制动电阻的标称功率 由于制动电阻为短时工作制,因此根据电阻的特性和技术指标,我们知道电阻的标称功率将小于通电时的消耗功率,一般可用下式求得: 制动电阻标称功率 = 制动电阻降额系数*
制动期间平均消耗功率*制动使用率%。
制动特点
能耗制动(电阻制动)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缺点是运行效率降低,特别是在频繁制动时将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制动电阻的容量将增大。
变频器制动电阻的概况
变频器制动电阻是要根据输出功率、制动时间与制动次数来选择的。其中包括制动电阻的电阻值与制动电阻的功率;例如5.5KVA变频器外置制动电阻要求其电阻值为≥22Ω,但制动电阻的功率在800W(瓦),这样大功率电阻体积大,并且它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故它不能直接接在变频器旁边,安装它时充分考虑它的发热量而远离变频器。如果是55KVA变频器,其制动电阻的功率为5.5KW×2的两支电阻器串联组成,这样它的功率就是11KW了,并且推荐制动电阻器的电阻值≥5Ω×2。它还需要用散热的轴流风机进行强制散热,且它两端的连接导线都是耐温导线。一般PB与(+)是外接制动电阻的接线端子,连接制动电阻,没有正负极之分,用导线截面积足够导线接在它们之间两点之上即可。另外需要针对制动电阻,进入功能码来设置直流制动时间,停机直流制动等待时间。
一般制动电阻开路是在选择制动电阻的功率偏小,加上制动电阻的散热不好造成的。制动电阻在制动时,电机的再生能量几乎全部消耗在制动电阻上,这里推荐一个计算公式:U×U/R=Pb,U为系统稳定制动的电压,(不同的系统U值不一样,380Vac系统一般取700V),Pb为制动电阻器的功率。
选择制动电阻,怎么样拍脑袋?有什么注意事项?
选择制动电阻,无非一个阻值,一个额定功率。
能量守恒定律在心中,制动电阻是用来耗散功率的,需要耗散的功率越大,制动电阻的额定功率就越大。
而制动电阻的阻值决定瞬间的制动功率,因为Pb=Udc*Udc/Rb。阻值越小,它可以发挥的瞬时制动功率越大。
本人的体验是,制动电阻的阻值在一定范围就可以了。在变频器的技术手册里,都能查到允许的制动电阻的很小值。这个阻值不能突破,否则就有稍制动单元的危险。可以略大于这个阻值,比如这个阻值的1.2到2.5倍都是可以的,选择阻值在这个范围内的标准规格的电阻或电阻组合。如果阻值太大,瞬时制动功率就不够了。
制动电阻的额定功率根据制动率选择。如果仅仅用于短时的制动,可以按照电机功率的5-10%。比如起重机的小车或大车。用于连续制动1分钟以内,且制动占空比在30%以内,可以考虑电机功率的40-60%。如果超过这个制动要求,则要按照电机功率的60%以上考虑。
制动电阻的额定功率越大,花钱就越多,体积越大,占地面积就越大。反之亦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