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项目背景 —— 食源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食源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物表面、水、土壤、空气、排泄物、食物等媒介传播,从而污染“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任何环节。由于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危害巨大,并具有群爆发、宿主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社会影响强烈、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是引发食品安全危害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社会安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验。食品安全防控历史证明,随着社会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解决或基本解决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之后,食源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 抑菌效力 黑曲霉菌悬液:操作时关闭空调系统及洁净工作台风机。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用比浊法制成每1ml含孢子数108cfu的孢子悬液。(1)接种灭菌(2)开启棉塞(3)管口灭菌(4)挑起菌苔(5)接种(6)塞好棉塞。 抑菌效力-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 1.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胰酪胨17.0克 氯化钠5.0克 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3.0克 磷酸氢二钾2.5克 葡萄糖(一水合)2.5克 水1000mL 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滤过,调节 pH 值使灭菌后在 25℃的 pH 值为 7.3±0.2,加入葡萄糖,分装,灭菌。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 20~25℃培养。 2.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胰酪胨15.0克 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5.0克 琼脂15.0克 水1000ml 除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 pH 值使灭菌后在 25℃的 pH 值为 7.3±0.2,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摇匀,分装,灭菌。 3.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ⅩⅢ C)制备。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4.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2。 5.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3。 6.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4。 7. 有兼用途径的制剂 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 非无菌药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 检查;当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上往后移动时,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稀释,在所划的线上分散着单个细胞,经培养,每一个细胞长成一个菌落。非无菌药品的控制菌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 检查。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标准解释如下: l0^1cfu:可接受的zui大菌数为20; 10^2cfu:可接受的zui大菌数为200; 10^3cfu:可接受的zui大菌数为2000;依此类推。 本限度标准所列的控制菌对于控制某些药品的微生物质量可能并不quan面,因此,对于原料、辅料及某些特定的制剂,根据原辅料及其制剂的特性和用途、制剂的生产工艺等因素,可能还需检查其他具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