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公斤),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心脏骤停时常见的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的方法就是电除颤,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进行除颤数分钟后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若同时进行CPR,复苏成功率更高。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
自动ZOLL批发
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公斤),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心脏骤停时常见的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的方法就是电除颤,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进行除颤数分钟后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若同时进行CPR,复苏成功率更高。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所以除颤的时机是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院前急救人员实施AEDs
在急救人员行BLS同时应实施AED,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的存活率会较高,使用 AED的优点,包括:人员培训简单,培训费用较低,而且使用比传统除颤器快捷。有研究证明,AED准确率较高,除颤所用时间短,与使用传统的除颤器相比,患者存活率可得以提高。早期电除颤应做为标准EMS的急救内容,院前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作为努力的目标。
急救知识、急救设施、急救培训
本次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在校园内配备相关急救设施设备与物品,并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急救教育。
本次试点工作的三项重点任务是:
一、普及校园急救知识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急救教育推进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校园紧急救护、创伤救护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