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度检测时,使用光散射粒子计数器的取样量
关于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时的空气取样量,在GBJ73-84中规定:对于1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1L,对于1000~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3L,对于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1L。
对于100级净化车间,宜采用大流量粒子计数器进行测试。如果不具备,也应采用
除颤仪检测服务
洁净度检测时,使用光散射粒子计数器的取样量
关于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时的空气取样量,在GBJ73-84中规定:对于1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1L,对于1000~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3L,对于10000级的净化车间,每次取样量应大于或等于0.1L。
对于100级净化车间,宜采用大流量粒子计数器进行测试。如果不具备,也应采用每次采样量不小于1L的粒子计数器。
在对净化车间进行洁净度检测时,尽管规定了空气的小采样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在保证小采样量前提条件下,根据已有的检测设备,尽量采用大流量的尘埃粒子计数器。
洁净室污染源传播的途径
不但要弄清洁净室的污染源是哪些,其污染途径同样需要分析清楚。从大的方面来看,洁净室的污染粒子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与接触传播。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传播途径是交替存在的、协同传播的。所有的主要污染源都会将所发生、携带的污染粒子散布到空气中,微小的粒子会在空气中扩散,或随气流运动并接触到洁净室的产品或研究对象而构成污染。这些微粒子还可能粘附在墙面、地面、设备表面上,因人员操作、走动或气流的扰动又重新扩散到空气中去,形成二次污染。
较大的粒子如碎屑、细末和纤维,不会远离其生成的地点,但也存在掉落在产品、产品构件之中,或者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构成污染。这些粒子还会掉落﹑粘附在操作人员的手套、服装上,随后又污染了其他的产品和洁净室表面。
但机器设备、容器、包装、原材料、手套、服装等与产品直接接触时,附着其上的污染物就可以通过“接触”这个途径传播给产品。
洁净室泄漏检测
1.于ULPA上游侧,测定一次侧之外气或回风浓度,以决定微尘粒子通过ULPA之容许渗透值(可以ULPA本身之透过率或率,计算之间。
2.距 ULPA测试面下方30—50MM处,以微尘粒子计数器设定30—50M /M每秒;之速度量测之,每量测距离间距5OM / M,其量测方向为由外围渐次向内,
3.在防侦烟器等部分均必须做量测。将泄漏测定之状态与数值记录列印出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