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筒顶标高:按照规范要求,护筒顶端要高出(水面)地面0.3-0.5m,在原地面高程的基础上加0.3-0.5m即可
2、验收时孔底标高=±0标高减去桩长。桩长一般偏差为±200,所以,孔深偏差也是±200
3、开管时孔底标高:填数略小于验收孔底标高
4、竖管总长:=大桩长-300~500mm
因为开始灌注混凝土时,
钻机导管
1、护筒顶标高:按照规范要求,护筒顶端要高出(水面)地面0.3-0.5m,在原地面高程的基础上加0.3-0.5m即可
2、验收时孔底标高=±0标高减去桩长。桩长一般偏差为±200,所以,孔深偏差也是±200
3、开管时孔底标高:填数略小于验收孔底标高
4、竖管总长:=大桩长-300~500mm
因为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5、开拌时间:是开始拌制混凝土的时间
完成时间:单桩浇筑完成后的时间。开拌到完成,时间不宜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大于2小时
6、混凝土等级:即砼强度,如C25、C30等
7、混凝土塌落度:此处应填写当天浇筑砼的塌落度范围值。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塌落度不同。应该现场实地测量。如:C25砼塌落度为160~180㎜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1.1 混凝土原料。粗骨料宜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堵管。
1.2 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仅3~5小时。
1.3 混凝土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后再加入10%的水,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秒内。
1.4 坍落度选择。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毫米之间。
导管应在吊装好钢筋骨架之后,立即安放。导管的安放应居中稳步进行,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以免导管在提升过程中将钢筋笼提起。
导管应吊挂在钻机顶部或用卡具吊在孔口上。
距离过3.剪球时,导管下口至孔底距离应控制在0.25~0.4m之间。
大,可能会造成管内大量进水或首批混凝土埋置深度不足1m;距离过小,会造成隔水栓(球)卡管事故。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置深度。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下端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减少混凝土上升的动能作用;当钢筋骨架被埋入混凝土中4m以上深度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下端2m以上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木桩顶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且不夹泥。多余部分混凝土在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无夹泥等质量缺陷。11.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要时可掺加缓凝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