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18、不合格品控制
1)生产现场,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标识不清,未及时记录;2)进货不合格品有处置,但未要求供方采取改进措施,有些有将不合格报告传递给供方,但未能及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3)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后未重新验证;有的有进行验证,但未能提供返工/返修后重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18、不合格品控制
1)生产现场,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标识不清,未及时记录;2)进货不合格品有处置,但未要求供方采取改进措施,有些有将不合格报告传递给供方,但未能及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3)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后未重新验证;有的有进行验证,但未能提供返工/返修后重新验证的记录;4)制程中有返工、返修的现象,但无对返工、返修过程予以记录;5)生产过程中物料有特采(让步接收)情况,但未能提供授权人员批准的证据;6)客户退回来的产品直接退入仓库,未重新检验,也未执行不合格品程序。
19、数据分析
1)顾客满意度有进行调查、统计,但未能提供分析的证据;2)品管部门有统计合格率、不合格率,但未能提供对不合格状况进行分析的证据;3)对过程绩效应进行数据分析的要求认识不足,仅有对生产过程的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如返工率、返修率、报废率,但对其他部门的过程绩效缺少数据分析的证据;(对此,可结合各职能部门、层次的质量目标的统计分析进行。)4)对进货有进行统计分析进货合格率、进货及时率,但未能分别对单个供方进行分析其供货能力;5)对质量目标方面的统计分析,仅有针对未达成目标要求的项目进行分析,对已达成的缺乏数据分析,未能在寻找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方面努力;6)统计方法、技术的运用较窄,统计方法过于单调,缺乏科学性。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1. 确保ISO9001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方针为ISO9001质量目标提供了制定和评审的框架,因此,ISO9001质量目标应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采用从质量方针引出ISO9001质量目标的方法,即在充分理解质量方针实质的基础上,将具体目标引出来,如:质量方针是:开拓,可以导出在一定时期内开发多少种新产品;质量方针是:顾客满意,可以导出顾客投诉率应控制在多少,等等。
2. 应充分考虑企业现状及未来的需求
既不能好高骛远,经过努力也达不到,也不能不用费劲轻松实现,这样的目标都没有激励作用。应考虑“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以不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其增值效果。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六、仓储物流部门: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
35.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36. 入、出库手续;先出的管理。
七、质量检验部门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
38. 量具检定记录;
39.各车间质量记录的完整性
40. 工具名细台帐;
41. 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
八、设备管理方面:
41. 设备清单;
42. 检修计划;
4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4. 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记录;
45. 标识(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完好状态标识);
九、生产管理方面:
46. 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
47. 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
48. 不合格品台账;
49. 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
50. 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
51. 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
52. 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
53. 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
54. 关键过程一定要有工艺规程;
55. 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
56. 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
57. 各部门的每一类工作记录要装订成册,便于检索;
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申请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审核要点2008 版的条款 7.4 “采购”变为“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进一步明确了控制的对象和范围,明确要求组织应对其外部 供方进行控制。新版标准增加了建立对外部供方绩效进行监视的准则并实施监视的要求;明确要求组织应保存选择、 评价和重新评价活动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审核要点在决定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时应考虑到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对于组织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潜 在影响。审核中关注组织的控制类型和程度以及对外程的控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