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处理}
1) 阳极氧化膜的结构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 外层称为多孔层,较厚、疏松多孔、电阻低。 内层称为阻挡层(亦称活性层),较薄、致密、电阻高。 多孔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成长起来的。总体而言,阳极氧化膜是六角柱体的列阵,每一个柱体都要一个充满溶液的星型小孔,形似蜂窝状结构,孔壁的厚度孔隙直径的两倍。膜层有较好的物理吸附能力,是涂层的良好底层,经化学氧化后在涂装所得
铝件表面处理订做
{铝合金表面处理}
1) 阳极氧化膜的结构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 外层称为多孔层,较厚、疏松多孔、电阻低。 内层称为阻挡层(亦称活性层),较薄、致密、电阻高。 多孔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成长起来的。总体而言,阳极氧化膜是六角柱体的列阵,每一个柱体都要一个充满溶液的星型小孔,形似蜂窝状结构,孔壁的厚度孔隙直径的两倍。膜层有较好的物理吸附能力,是涂层的良好底层,经化学氧化后在涂装所得的防护层,课大大提高铝零件的防护能力。
铝合金表面处理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
1936年意大利人Caboni早提出了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技术,德国人Elssner 进一步改进了这个方法,在1940 年申请了。这使电解着色工艺成为工艺化的基础。但是当时正处于第二次的纷乱之中,而后的混乱也使这项工艺发明被忽略了相当一段时间。 电解着色的工业化1960 年浅田太平改进并注册了电解着色。该的特征是,利用交流电为电源,着色溶液采用Co、Ni、Cu、Ag、Se 的盐类,以及他们的含氧盐作为主成分。浅田已经明确鉴别出电解着色工艺过程的几个阶段。包括金属离子进入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由于电解还原转化成着色的物质等。技术转让权由ALCAN公司获得,通过它所属的铝实验室有限公司以高标名称Anolok-1 向全世界很多转让推广这个技术,从此二次电解着色法得到普及。4、阳极氧化膜结构、性质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多孔的厚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上成长起来的,后者称为阻挡层(也称活性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10年间掀起了电解着色法的研究高潮,每年有数百篇的文献被发表,研究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上几乎所有的可溶性金属盐。


铝板的分类
铝板通常按以下两种来分:
1.按合金成分分为:
高纯铝板 (由含量99.9以上高纯铝轧制而成)
纯铝板 (成分基本由纯铝轧制而成)
合金铝板 (由铝及辅助合金组成,通常有铝铜,铝锰,,铝镁,等系列)
复合铝板或者釺焊板(通过多种材料复合的手段得到特殊用途铝板材料)
包铝铝板 (铝板外边包覆薄铝板用于特殊用途)
2.按厚度分为:(单位mm)
薄板 0.15-2.0 铝基板主要是在此规格内
常规板 2.0-6.0 部分铝基板的厚度有2.5mm及3.0mm
中板 6.0-25.0
厚板 25-200
超厚板 200以上
铝合金件表面处理
电镀就不一样了,电镀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的表面处理。只要经过合理的表面处理,各种金属及部分非金属都可以进行电镀。即便它是一片薄薄的树叶,只要经过合理的处理,也是可以电镀的。与阳极氧化不同的是,被电镀的材料是作为阴极,镀层金属作为阳极进行通电的,镀层金属以金属离子的状态存在电解液中。通过电荷效应,阳极的金属离子向阴极移动,并沉积在阴极的被电镀材料上。比较常见的镀层金属有金、银、铜、镍、锌等。中文名铝铸件外文名aluminiumcasting类型设备器件属性纯铝或铝合金采用砂型模或金又名铝压铸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