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时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槽底受水浸泡;管道基础必须采用砂砾垫层,对一般土质地基,厚度为0.1m;对软土地基,厚度不小于0.2m,具体做
法按设计要求;基础应夯实,表面要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凹槽长度宜为0.4m-0.6m,深度宜为0.05m-0.1m,宽度宜为
管材外径的1.1倍。施工工艺: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处理→连接
DN500给水管
沟槽开挖时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槽底受水浸泡;管道基础必须采用砂砾垫层,对一般土质地基,厚度为0.1m;对软土地基,厚度不小于0.2m,具体做
法按设计要求;基础应夯实,表面要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凹槽长度宜为0.4m-0.6m,深度宜为0.05m-0.1m,宽度宜为
管材外径的1.1倍。施工工艺: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处理→连接、下管、校管→管槽回填→检查井砌筑,回埴→验收。
工法特点,防水不依靠传统钢制翼环防水套筒和防水层堵漏,而采用疏导排水和新型釉灰套筒、防水层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集水坑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容
易渗水的问题,防渗效果较传统工艺更为优良。新工艺更容易操作,防渗造价更低。立管安装采用管道调节器,有效的解决了因楼层层高偏差造成的管道
安装尺寸问题。管道安装采用激光定位,安装位置准确管道工厂化制作,无现场下料工序,较好的提高了管道安装效率,节省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比如:管壁厚度不均、管道内焊、管道沉降导致接口错位等诸多问题,创造出了不开挖翻衬法管道内衬修复技术,该技术可谓十分具有特色,其具有我国独识产权,而且处于水平。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在不开挖地面的原则下,利用现存的地面开口,比如:管道三通、阀门等,选择复合纤维增强软管作为载体(此材料是具有防渗透、耐蚀功能的保护膜)浸渍环氧聚合物,依靠水、气体作为动力,使软管紧紧贴于旧管道的内层,等待软管固化后,就会在旧管道内形成光滑的、与原管道成为一个整体的“管中管”,从而修复被腐蚀的管道、延长管道的寿命。

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应将安全管理贯穿始终,以设计、图集、图纸、规范为依据;熟悉施工工艺,控制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按程序对进场材料特别是管材进行检查验收,控制好材料进场关;严格审查施工资料,做到资料与进度同步;严把验收关,以验收促质量、以验收保质量,通过各分项分部工程的层层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施工中的头等大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如下:做好施工沿线的围护,悬挂安全警示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