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下基础
(1)道岔区轨下基础有木岔枕及预应力混凝土岔枕两种。木岔枕断面为260mm× 160mm,长度为2.6~4.8m;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断面为上宽 260mm,底宽300mm,高220mm,长度为2.7~4.8m,无挡肩,顶埋塑料套管,通过螺栓固定垫板。(2)在道岔可动部件转换牵引点及密贴检查器部位,采用钢岔枕,各种转换设备杆件均放置在钢岔枕内。
尤
矿用道岔定制
轨下基础
(1)道岔区轨下基础有木岔枕及预应力混凝土岔枕两种。木岔枕断面为260mm× 160mm,长度为2.6~4.8m;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断面为上宽 260mm,底宽300mm,高220mm,长度为2.7~4.8m,无挡肩,顶埋塑料套管,通过螺栓固定垫板。(2)在道岔可动部件转换牵引点及密贴检查器部位,采用钢岔枕,各种转换设备杆件均放置在钢岔枕内。
尤其京秦改造采用vz200可动心轨道岔及后期的改进型道岔,30号改进型道岔,这些道岔定型并成为我国铁路系统供、准高速以至高速行车线路的主型道岔,预期今后十年我国将形成适应低速(“75”型)、(“92”型)、准高速(提速道岔)和高速行车几个层次的道 岔系列,铁路道岔的安全性、稳定性等各方面均将有较大提高,有的道岔性能将达到世界水平,为建成时速350km的高速线路打下基础。
6.连接曲线与导曲线合成一对反向曲线。方向不易保持。导曲线无缓和曲线,始终点处发生横向冲击。
7.道岔从转辙器到辙叉间,联结零件较多,容易发生松弛失效。同时钢轨密集、岔枕间隔窄小,给捣固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轨道坑洼,方向不良,助长爬行,破坏轨距,加剧钢轨及其零件的磨损。,容易造成轨道坑洼,方向不良,助长爬行,破坏轨距,加剧钢轨及其零件的磨损。
(一)产生原因
1.道岔前后线路防爬锁定不良,或道岔与无缝线路间缓冲轨轨缝不足影响到道岔,而道岔的转辙器和辙叉部分不能安装防爬设备,任何一条线路发生的爬行均集中到道岔,引起严重爬行。
2.捣固不实,道床不足,夯实不好。
3.尖轨跟端螺栓不紧或失效,造成尖轨爬行。尖轨跟端的双头螺栓或套管不紧、失效或缺落,使失轨发生前后串动而爬行。
4.联结零件失效与缺少,道钉、扣件等零件失效与缺落后,减弱防爬阻力,助长轨道爬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