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栖息环境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阴凉的水边草丛中、洞穴中,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40cm深的不冻土层或1m左右深的洞穴、6ocm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土而出
牛蛙养殖条件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栖息环境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阴凉的水边草丛中、洞穴中,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40cm深的不冻土层或1m左右深的洞穴、6ocm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土而出

加深水层越冬先将原蛙池四周堤埂加高到lm以上,然后注入新水,使蛙池蓄水深度超过lm。当气温、水温逐渐下降到10℃以下,池内牛蛙会自然潜入水底淤泥中越冬。经测定,池底泥温比水温约高2℃左右,牛蛙潜入其中越冬较为安全。
蛙巢覆盖薄膜越冬目前,人工大规模养殖牛蛙的蛙巢大多是用石棉瓦搭建而成。越冬时,在石棉瓦上面覆盖1一2层塑料薄膜,并用糊泥将薄膜与蛙池边封闭,此蛙巢即可作为牛蛙越冬池。

牛蛙的放养密度
应根据水源、水深和饵料供给情况确定放养密度。因商品牛蛙生产要求变形态后的幼蛙个体大,所以要求稀放,一般一次养成的每亩放牛蛙蝌蚪2万尾(每平方米30尾);如做两次培育的,前期每亩放养8万尾(每平方米120尾),后期每亩2万尾(每平方米30尾)。
幼蛙和成蛙的放养密度:牛蛙养殖效果受放养密度、食物和 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决定放养密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