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构成:1、运营管理系统。2、服务中心子系统。3、服务商子系统。4、用户自助子系统。5、健康管理子系统。6、志愿者子系统。7、监管子系统。8、各角色移动终端APP。
设计角色:1、项目运营商。2、老人及其亲属。3、机构。4、服务商家、服务人员、社区管家。5、医生。6、志愿者。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可盈利的养老多业态商业模式
传统养老服务模式面临新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系统构成:1、运营管理系统。2、服务中心子系统。3、服务商子系统。4、用户自助子系统。5、健康管理子系统。6、志愿者子系统。7、监管子系统。8、各角色移动终端APP。
设计角色:1、项目运营商。2、老人及其亲属。3、机构。4、服务商家、服务人员、社区管家。5、医生。6、志愿者。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可盈利的养老多业态商业模式
传统养老服务模式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突出的是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表现在机构养老方面,是普通床位大量闲置与失能失智床位一床难求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矛盾更突出。过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水平有限,为健康老人提供服务尚可,为居家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医养结合服务,显得力不从心,家庭养老床位应运而生。“家庭养老床位”不仅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也使老年人得到了机构养老的服务,还可以让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受到化服务。从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节省了机构养老要进行的建设和土地的费用。相关试点城市发现,当达到一定规模后,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以社区为依托、以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服务一般是三无老人。2016年我国老龄人口突破2.3亿大关,老龄人口比例超过老龄化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
智能居家养老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是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老龄办一直推崇的家庭养老模式,兼并了上述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