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
油罐底泥处理施工
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经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通井路(含油<2%)和农用(符合GB4284-84);
3、《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矿物油在土壤中的较高容许含量≤3000mg/kg(3‰)。
在石油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是高度危险的污染物,对生物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但油要是混入了泥土,就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近年来,由于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老化油处理方法,以及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治理含油污泥污染,回收石油资源的相关技术,老化油处理,已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
含油污泥的概况
石油在勘探,开采,老化油处理工艺,炼制,清罐,储运过程中,由于事故,跑冒滴漏,自然沉降等原因,产生大量的石油与土壤或其它杂质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含油污泥,简称油泥。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高,但与此同时,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 。破坏,各种污染源继续侵蚀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其中,水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许多污染源。在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含油污水的处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充分分析含油污水的来源并分析其损害。明确含油污水处理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含油污泥焚烧时会产生高温气体,这些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可以加热一次鼓风从而提高炉内热量利用率。本文详细分析和分析了含油污水的含量和危害,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含油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方法。
在石油勘探,开采,提炼,清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大量或土壤和水,水或其他杂质形成含油污泥和污水,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通常由水,泥,油和有机物组成。污泥具有以下特点:含水量高,体积大,成分复杂,处理困难;它含有大量的污油和可燃物质。已将油泥列入《危险废物目录》。污泥的种类繁多且复杂。特别是污泥中油,泥,水的三相乳化严重,污泥处理后难以达到标准。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世界范围的问题。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在设备清洗和机器润滑阶段产生含油污水。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来完全回收污泥中的油,使处理过的土壤中的残油量达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