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染料化工九厂自五十年代起, 就使用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 , 该厂色酚染料中间体就是利用老式耙干机进行干燥的, 物料在容器内被旋转的耙子不断翻滚搅拌, 被四根金属敲棒撞击破碎, 在夹套蒸汽加热下, 得到含水量千分之三的干燥目的。但由于仅靠设备夹套加热, 物料受热慢且不均匀, 每干燥一批物料湿料1 0 0 0 公斤, 含水量30 、50 左右) 需7 ~ 8
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
上海染料化工九厂自五十年代起, 就使用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 , 该厂色酚染料中间体就是利用老式耙干机进行干燥的, 物料在容器内被旋转的耙子不断翻滚搅拌, 被四根金属敲棒撞击破碎, 在夹套蒸汽加热下, 得到含水量千分之三的干燥目的。但由于仅靠设备夹套加热, 物料受热慢且不均匀, 每干燥一批物料湿料1 0 0 0 公斤, 含水量30 、50 左右) 需7 ~ 8 小时。后改用Z m a 空心轴耙式干燥机后, 干燥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 含水量稳定在千分之三以下。结果表明,MEE-MVC系统相比传统的蒸发系统能源效率提高8%,且单位产品成本低29%。
此外, 由于干燥时间减少二分之一, 被干燥抑料的色光明显提高, 且能耗减少百分之五十 , 这些优点都是老式耙干机的。组随着干燥物料批量的增加, 由于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内没有“ 敲棒” 之类的松动措施, 在干燥机器壁、耙子及轴上的死角部位, 物料堆积越来越厚( 有粘性物料), 终影响干燥效果和质量。由此可见,目前的空心轴耙式干燥机只适用无粘性物料的干燥, 否则, 必须采取松动物料措施, 即清除上述“死角” 部位金属表面的措施。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MVR干燥系统实验中,需要尽可能多的回收二次蒸汽,且要防止二次蒸汽在压缩机进口管道内冷凝形成小液滴进入压缩机,损坏压缩机腔体和叶片,同时为了防止管路过热为操作安全性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对蒸汽管路和冷凝水管道进行保温处理。
由于耙式干燥机为传导传热型干燥机,其加热夹套和中空热轴共同提供传热面,加热 夹套外层装有保温材料故热损失不大,中空热轴与外界隔离,而中空热轴提供的传热面在整台干燥设备的传热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耙式干燥机干燥过程中设备壁面的散热量少,这里取热损失量为总量的5%。在干燥器内的空气温度变化不大,因此造成的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在干燥过程中因设备壁面的散热等因素造成的热损失按总量的10%计算。按照常规设备设计惯例,考虑到热损失等情况,一般在设计计算值上再增加20%换热面积余量,根据计算出的干燥机大概换热面积的尺寸,选型在售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规格加热面积为7.6m2 的耙式干燥机,并将需求告知相关设备生产厂家对设备进行加工制作。采用罗茨压缩机替代原干燥系统中的真空泵,根据干燥物料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干燥压力,特别是对于热敏性物料可以实现真空干燥。
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可供选择的市售保温材料有很多种,而不同的保温材料应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硅酸铝保温棉是以高纯度的氧化铝和硅石粉为原料的絮状纤维材料,经过电阻炉的高温熔融喷吹并向其中添加部分粘结剂制作而成。具有低导热率、良好热稳定性、无腐蚀性等诸多优点,故本次实验系统保温材料选用硅酸铝棉。 为了能有效地降低热损失,我们需要对保温层的厚度进行设计计算,对保温层厚度进行计算。本次实验选用容重为140 kg/m3的硅酸铝保温棉。真空耙式干燥器设备根据不同尺寸管道的外径,管道外表面温度,以及对应的允许热损失求出保温层厚度。计算结果表明,一台有效的热泵性能系数COP必须大于1,COP越大则热泵效率就越高,而该系统COP高达16。且用纱布缠绕包裹在硅酸铝保温棉的外面,防止保温棉裂开及实验人员触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