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公斤),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心脏骤停时常见的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的方法就是电除颤,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进行除颤数分钟后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若同时进行CPR,复苏成功率更高。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
国产呼吸器批发
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公斤),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心脏骤停时常见的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的方法就是电除颤,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进行除颤数分钟后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若同时进行CPR,复苏成功率更高。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所以除颤的时机是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AED除颤仪的操作
使用AED前,须首先判断是否有特殊情况,包括:患者在水中,为8岁以下或体重小于25Kg的儿童,敷有外用药,以及患者装有起搏器或ICDs。
1.AEDs的操作程序
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左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右侧实施CPR。AED的4步操作法:
步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安放电极:迅速把申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脑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前停止CPR。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AED普及现状如何?
AED的普及和使用,可以大限度的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避免很多不应发生的悲剧。近年来世界上诸如日本、美国等多个发达已在公共场所普及AED,每10 万人投放和配置的AED数量:荷兰596台、日本555台、美国400台,而我们远远达不到上述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1个城市在地铁站内配备了AED,其数量约占国内配备AED总体数量的一半。伴随着我国公共卫生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各个城市的AED 投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制约我国AED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已得到较好解决。在主要的 AED 投放城市, 基本都配套了相关的 App 或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就能直接查到各地区AED 分布情况以及近的AED 位置。可以说,我国AED普及之路正在逐渐提速,但依然道远。
责任主体不明确,白送也没人要意外的是,地方财政不愿掏钱,并不是AED生产商的事情。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滨告诉健识局,2000年前后,他曾帮广东某企业联系一个大城市的地铁公司,想捐一千台AED。但地铁方的答复是太麻烦,不考虑,后来这事就黄了。 白送的AED都没人要,这才是行业大的尴尬。 急救贾大成也一直在屡败屡劝。近10年来,几乎每一年都有乘客在北京地铁猝死的新闻出现,贾大成多次呼吁地铁要配备AED,“地铁方拒绝社会无偿捐赠的AED,实际上是让地铁里所有需要急救的乘客承担后果。” 地铁这样的公共服务运营商拒绝免费的AED,大的原因是责任主体不明确。这是AED普及难的第二个原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