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铝翅片管所涉及到的疑问有哪些?
1.对于铜管铝翅片管,其的焊着率,具体是指什么?
铜管铝翅片管上所指的焊着率,其实是跟普通翅片管一样的,都是指翅片与管之间的焊接面积指数。其在数值上的要求,一般来讲,是不能80%,否则的话,翅片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2.在铜管铝翅片管的使用上,是否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其在标识上,出现25×3的话,那么具体是什么意思?
铜铝复合翅片管厂商
铜管铝翅片管所涉及到的疑问有哪些?
1.对于铜管铝翅片管,其的焊着率,具体是指什么?
铜管铝翅片管上所指的焊着率,其实是跟普通翅片管一样的,都是指翅片与管之间的焊接面积指数。其在数值上的要求,一般来讲,是不能80%,否则的话,翅片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2.在铜管铝翅片管的使用上,是否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其在标识上,出现25×3的话,那么具体是什么意思?
在铜管铝翅片管的使用上,在人士看来,其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是避免磨损和不规范使用这两个,至于其它的,则没什么了。对于铜管铝翅片管的标识,如果出现了25×3的话,那么其具体的,是指翅片管的厚度和高度这两个尺寸参数。
3.铜管铝翅片管的换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公式来进行计算?以及,翅片管使用细节有哪些?
铜管铝翅片管的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其具体是为:
换热量=传热系数x换热面积x温度差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具体公式,来进行该翅片管换热量的计算,来得到准确数值。至于,铜管铝翅片管的使用细节,主要是有两个,一是产品表面的光洁度,以及其性。其二,则是采用理想的吹灰手段,来保证翅片管的热效率。
铜铝复合翅片管厂商铜铝复合翅片管厂商铜铝复合翅片管厂商铜铝复合翅片管厂商
铜管铝翅片管的应用与工艺说明
1.铜管铝翅片管,其是属于翅片管吗?其是否可以用于散热器中?
铜管铝翅片管,其从属性这一点来看,其是属于翅片管的,因此,这一问题的是肯定的。由于这一种翅片管的用途,主要是为加热和冷却这两个方面,所以,其用在散热器上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具体是什么?
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其具体来讲的话,是先将铜管和铝翅片进行松套配合,然后是进行机械或液压涨管。即为,把铜管涨大,以便将铝翅片涨压到铜管上,从而,来得到铜管铝翅片管。
3.铜管铝翅片管中,对于不同规格尺寸,是否其铜管间距和排距是不一样的?
这个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其为是。即为,如果铜管铝翅片管规格尺寸不同的话,那么在铜管间距和排距上,肯定是不同的。比如ф9.52的铜管,其间距为25.4mm,排距为22mm。而ф12.7的铜管,其间距为31.75mm,排距为27.5mm。
4.铜管铝翅片管用在散热器上,其具体名称是什么?其的型号表示,应包括哪些内容?
铜管铝翅片管,其用在散热器上的话,那么我们将这种散热器称之为铜管铝翅片散热器。其的型号表示,在具体所包括的内容上,是有长度、宽度和耐热度这三个,缺一不可,所以任何一个都不能被遗漏掉。
判断翅片管换热器优劣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一些使用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找出哪个翅片管换热器的分路情况是完全满足以上设计原则和思路的,所以就很难给出一个判断翅片管式换热器分路优劣的标准。图6是我部门两排管及三排管换热器所采用的一些比较常用的分路方法(智能多联机由于考虑到多台压缩机共用冷凝器的情况,还有比较复杂的分路方法,由于情况比较特殊,在此暂不予讨论)。两排换热管的分路方案1、2、3在我部门均有使用,其中数码多联及智能多联较多采用方案3的分路方法,其它机型则较多采用方案1、2两种分路方案;在PH≤10的中、低碱度水质中使用,可有3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三排管的分路大家都较普遍地采用了方案4的思路,但有国外样机采用的是方案5的分路方法,但实际情况表明其效果不如方案4。
具体采用哪种分路方案能够更好地提高换热效果是我们下一步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无法具体地从量化的角度去判断一种分路方案的优劣,只能定性对其分路效果加以判别,那就是通过翅片管换热器出口的温度均匀性来判定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但是否意味着只要换热器出口的温度是相对均匀的(例如出口g温度与d温度之差在1℃以内),就可以说这个翅片管换热器的分路效果是好的呢?经验表明蒸发器出口保证有3 ̄5℃的过热度已经基本可以避免压缩机液压缩的发生。本人的意见是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以蒸发器为例:单从提高换热效果来讲,应该保证整个蒸发器内都充满两相液体才会取得z好的换热效果(因为制冷剂的潜热交换能力要远远大于显热交换能力),但是如果蒸发器出口状态仍为两相介质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压缩机液击的可能性。目前有一种思路是通过加大汽液分离器的容积来控制回液,从而使蒸发器内尽可能多地存在两相状态,但汽分的增大不但增加了成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液压缩的发生,所以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这样在蒸发器后部一段管路中基本上已经是气态制冷剂,其显热换热效果已经很差了,也就是以牺牲系统部分性能的方法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经验表明蒸发器出口保证有3 ̄5℃的过热度已经基本可以避免压缩机液压缩的发生。对冷凝器也是一样的道理,是为了保证有一定的过冷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进入节流装置的制冷剂是过冷液体,证节流装置的正常运行调节,也使整个制冷系统稳定地工作。具体应用中,根据需要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风冷器的具体材质采用和工艺设计。
所以我个人认为判别翅片管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好坏的定性标准是:各分路是否在满足了过热(冷)度的基础上达到了出口温度的相对均匀性!纯铜翅片管本厂生产的散热器现已行销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深得广大新老客户的好评和信赖。例如在蒸发温度为7℃的情况下,如果蒸发器各分路出口温度较均匀地分布在6℃或是15℃左右,我们仍然不能说这个蒸发器的分路是良好的,因为前者基本上没有过热度而后者过热度太大,都不能说这个蒸发器是设计良好的(当然这其中也有蒸发面积是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并不只是因为分路所引起的)。当然,我们在判断翅片管换热器出口温度的均匀性也需要根据换热器的进口温度来加以衡量,因为如果翅片管换热器进口温度本身就不均匀的话,说明翅片管换热器的分液本身就是不均匀的,这时如何去判别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也需要加以考虑(这种情况适用于分液毛细管不等长的情况,即通过分液毛细管的长度去调配各分路的制冷剂流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