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型储氢瓶
在储氢瓶的技术及研发方面,我国与世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对氢能源的重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国内四型瓶70MPa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研发滞后。
国外乘用车已经开始使用质量更轻、成本更低、质量储氢密度更高的的IV型瓶,而我国的IV型还处于研发阶段,成熟产品只有35MPa和70MPa三型瓶,三型瓶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其中35MP
车用氢气瓶厂家
IV型储氢瓶
在储氢瓶的技术及研发方面,我国与世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对氢能源的重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国内四型瓶70MPa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研发滞后。
国外乘用车已经开始使用质量更轻、成本更低、质量储氢密度更高的的IV型瓶,而我国的IV型还处于研发阶段,成熟产品只有35MPa和70MPa三型瓶,三型瓶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其中35MPa储氢瓶已被广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70MPa刚开始推广。国外技术较为成熟,车用储氢瓶以IV型瓶为主。
高压氢气的储存与供给
1,储氢瓶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标定的车用储氢压力容器,没有则可参照相关
2,储氢系统内应设有温度传感器,反映瓶内气体温度
3、过压保护,不允许发生诸如下游压力升高的现象
4、低压保护,当储氢瓶内压力要求的压力时,应能及时切断燃料的输出
5、当检测到氢气发生泄漏时,应能及时关闭氢气总开关
6、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避开热源以及电器、蓄电池等可能电弧的地方,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尤其是管路接头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高压管路及部件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接地
7、储氢容器安装固定后,在上、上、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承受8g的冲击力,保证储氢容器与固定座不损坏,相对位移不超过13mm
8、刚性管路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不得与相邻部件碰撞和摩擦;管路弯曲时,其中心线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管路外径的5倍。两端固定的管路在其中间应有适当的弯曲,支撑点间隔应不大于1m.
9、储氢容器及附件的安装位置,应距车辆的边缘至少有100mm的距离。否则应增加保护措施。
10、气密性,在1.05~1.1倍额定工作压力下,储氢容器、压力容器、焊接点、法兰、垫片、阀门及连接处用中性发泡液检漏,3min内所有检测点不能产生可见气泡或者泡沫。
11、泄漏量,在1.05倍~1.1倍额定工作压力下,供氢系统在稳态下每小时氢气泄漏量应小于0.5%。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它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噪声污染、环境友好等特点。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是实现缓解能源压力、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的手段,由此并带动了氢能产业的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场景代表性的领域之一,汽车工程协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超过百万辆。面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即将的喷井式增长,作为氢燃料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车载储氢技术直接关系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成本与安全性。
纤维缠绕方式有环向缠绕和纵向缠绕两种。第二代高压储氢容器采用了环向缠绕方式,通过在铝内胆环向缠绕复合材料可以将其车过载能力提高1倍,但储氢罐的压力一般不超过20MPa。为了提升高压复合储氢罐的承压能力和质量储氢密度,第三代高压储氢容器采用了环向缠绕和纵向缠绕相结合的方式。纤维缠绕金属内衬复合材料高压储氢容器根据各部分材料的选择、储氢量和压力要求、厚度设计方案等。确定的系统储氢密度是不同的。以70MPa常温下的25L碳纤维增强铝内衬高压储氢容器为例,其系统质量储氢密度为5.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