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并在数字时代的许多领域取得明显的建树,3D打印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上海国际印刷周上,3D打印可谓是吸引眼球,下面就跟随郑州大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不必远赴新疆大漠,来到繁华都市上海,就能走进神秘的龟兹洞窟,欣赏栩栩如生的佛像,观看色彩绚丽的壁画。在7月中旬举办的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利用3D打印和数字印刷技术,将“”出的新疆龟兹洞窟搬到了展场,让观众得以有这种穿越时空的奇妙体验。
“从传统的出版物印刷到3D文物,从平面的二维到立体的三维。对行业来讲,印刷的命题就拓宽了。对企业来讲,这一探索帮助企业找到了向文创产业转型的方向。”对上海印刷集团的这一探索,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印刷管理处处长周建平如是评价。
将3D打印和数字印刷相结合
提起3D打印在文物方面的应用,我们不妨看看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哈佛大学闪族博物馆的两位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和3D扫描软件,成功恢复了一个在3000年前被打碎的瓷器狮子花瓶。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在全省首家引进了3D扫描仪和打印机,打印出三星堆文物。
与这两家博物馆相比,身处印刷行业的上海印刷集团,在利用3D打印技术文物方面又有什么呢?上海印刷集团旗下的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龟兹洞窟数字化与还原保护工程项目,该公司总经理张晓迁将之归结为“将3D打印和数字印刷这两种技术相结合”。
该公司从2011年开始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合作开展龟兹洞窟数字化与还原保护工程项目。2012年双方完成对克孜尔7窟1:1等比例复原建造,当年9月该洞窟在山西大同举办的国际绘画双年展上展出。这次在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展出的克孜尔新1窟佛像残体和洞窟的品,是双方的第二次合作成果。
“不管从空间结构还是从色彩上看,我们还原度非常高。还原相似度达到,还原色彩精度达到98%。”张晓迁表示。这得益于该公司对3D打印和数字印刷两项技术的运用。他说,在对龟兹洞窟还原时,一是利用数字印刷的色彩管理技术,对3D模型数据进行色彩校正,限度地保证3D打印颜色的精确性;二是以空间形态存在的文物使用3D打印方式(如佛像),以平面形态存在的文物使用数字印刷技术进行(如壁画)。他举例说,以现场展出的洞窟为例,整个洞窟的立体模型是用3D扫描技术建造的,洞窟顶上的飞天壁画是用数字印刷的方式还原的。
现代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证明了印刷行业本身的活力与光明的前景,郑州大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牛设计印刷)秉承对客户服务的理念,在印刷行业拥有的技术以及光明前景的基础之上,定会全力以赴做出凌客户满意的产品,为客户的推广助力!
www.daniuwh.com www.zzdan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