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阳光蓄电池A412/100AH技术参数
进口胶体德国阳光蓄电池A412/100A价格
德国阳光蓄电池A412/100A在露矿、电厂、医院等等得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通讯设备、医疗设备、应急、大型仪器、交通工程、电力、报警照明系统、数据工程系统、信号系统、太阳能、风能、等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近几年用在电源、EPS电源、直流屏电源上用量,是德国阳光蓄电池的一款电池。 电压:12V
容量:100Ah
形状:长方形
重量: 39.5Kg
设计寿命:15年
类型:胶体蓄电池
工作温度范围宽:-20℃~55℃
尺寸:长 宽 高 513*189*223 mm
浮充寿命:在25℃±5℃环境下,15年
电池盖 结构:阀控式密闭蓄电池,栅格状板栅结构
荷电状态:免维护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高,节时节能
循环寿命:在标准使用条件下,25%DOD循环2950次,自放电率≤2%/月
抗深放电性能好: 100%放电后仍可继续接在负载上,四周后再充电可恢复原容量99AH值
搁置寿命:充足电后,在25℃环境下静置存放2年,电池剩余容量仍在50%以上,充电后,电池容量可以恢复到额定容量的。
“生态兴则产业兴”。铅蓄电池产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数次产业整合。每次整合,都使产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带来规模和效益的显著提升。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才能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互利共赢。经环保部批准,2015年6月13日,以蓄电池超威集团为依托,环境保护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启动建设,标志着一场推动铅污染防治技术升级、促进电池产业绿色循环展的“攻坚战”正式打响。该中心凭借技术、人才优势,集结各方力量,在高效智能污染处理工艺及装备、铅蓄电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境保护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开展相应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铅蓄电池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产业绿色化迫在眉睫
铅蓄电池作为一种诞生早、应用为广泛的电池品种,具有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可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在交通、电力、通信、航空、军事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铅蓄电池产能居世界。2014年,规模以上电池企业完成总产量22070万千伏安时,超过世界总产量的40%。废旧铅蓄电池再生利用具有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价值,作为铅蓄电池消费大国,我国每年可产生300多万吨的废旧铅蓄电池,其中占总重量六成、约180万吨的铅可供回收再利用。由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产生的再生原料铅,成为铅蓄电池原材料的重要来源,也成为我国铅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再生铅行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设备简陋,目前大大小小的再生铅厂近300家,其中生产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只有6家,主要集中在江苏、湖北和安徽,生产规模在3~10万吨/年的企业约100家左右,占行业三分之一的比例,而其余约三分之二的企业生产规模都在3万吨/年以下。生产能力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普遍处于规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回收率低的状况。废电池拆解采用手工操作,废水和废渣随意排放,冶炼工艺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反射炉、鼓风冲天炉等熔炼工艺。极板和铅膏混炼,基本上未经预处理工艺,熔炼过程中产生大量铅蒸汽、铅尘、二氧化硫,废气中铅含量超过的几十倍。不规范的再生铅生产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污染严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清洁生产和行业市场准入等的政策、规范,如《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范废电池处理处置和资源再生行为,《废铅蓄电池收集和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指导涉铅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清洁生产工作,《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加强铅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整顿……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铅蓄电池行业循环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铅污染防治体系化建设亟待完善。只有从技术研发、产业转化、政策法规、环境管理等多方入手,才能系统化推动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在这一形势下,环境保护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