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全面推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的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按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
这个夏天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酷:截至8月7日立秋,雄踞省会级城市高温榜榜首的长沙已有47个达到或超过35℃的高温天,其中连续高温38天立秋这,40℃的上海居然没“挤”进前10名,浙江奉化43.1℃高烧……高温炙烤下,“立秋”节气就像个冷笑话。
如果各国遏制气候变化的承诺没有兑现,早在21世纪60年代,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以前高4℃——来自世界银行一份名为《调低高温》的报告显示。
7月30日—31日,由契约网络主办、以“生态文明·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关注气候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商界的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应对变暖的经验。
阻止变暖,这是一个与人人有关、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的话题。
“从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2年里约峰会,国际社会谈气候问题至少谈了40年,通过的文件一大堆,可以用吨来计算了。”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峰会上感慨。
是应对气候变化较为积极的之一。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介绍,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之一,1997年加入《京都议定书》,2007年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这是全世界发展家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性重大挑战,关系到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供应、人居环境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层面。在经济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一个环境、能源、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诸多问题交织的复杂议题。”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2006—201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下降了23.6%,相当于少排放约18亿吨二氧化碳。但现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仍居世界,人均排放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未来我们将重点从五方面着手应对气候变化: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着力推动节能,提高能效。“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深入推进工业节能,五年间规模以上单位的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下降21%左右,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做好42个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
加快推进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全面推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的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按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