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中公共垃圾桶设计简析
垃圾的迅猛增长及造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垃圾的处理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普片关注。虽然开辟了垃圾填埋,垃圾发电,垃圾制沼气等多种垃圾处理办法,但垃圾的收集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垃圾桶是垃圾收集的重要工具,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必要环节,也是垃圾处理中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存的一些公共垃圾桶设计就存在着形象和功能上的缺失。本文针对公共垃圾桶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使其在造型上更加美观,功能上更加全面、人性化。
一、 公共垃圾桶概况
1、 配置数量不足
⑴ 公共垃圾桶整体配置数量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区,事业区,学校,居民区等城市建筑的兴起及大量扩建,公共垃圾桶的配置出现滞后,短缺现象(新型建筑公共垃圾桶配置数量不足,后扩建建筑公共垃圾桶配置数量维持在原始状态)。
⑵ 公共垃圾桶分类配置数量不足
各种主要社会活动场所产生的垃圾总量不同(商场14.77%,居民区24.60%,事业区9.57%,学校29.80%,写字楼15.24%,宾馆6.03%),在某些需求大的公共场所公共垃圾桶配置数量存在不足现象。
2、 分布不合理
⑴ 不同社会场所公共垃圾桶分布不合理
不同社会场所产生的垃圾总量存在很大差异,公共垃圾桶的配置没有严格按其需求或偏离需求布置在不同社会场所。如:学校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与宾馆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不同。
⑵ 同一社会场所公共垃圾桶分布不合理
同一社会场所不同位置对垃圾桶的需求量不同,公共垃圾桶的配置没有按其需求或偏离需求布置在同一社会场所的不同位置。如:学校校道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与教室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不同。
3、 设计不合理
⑴ 造型设计不合理,形象缺失。
① 造型死板。采用传统的造型定式,多设计成矩形,造成死角清理难度大,容易残留垃圾,滋生细菌,引起疾病传播。
② 形象丑陋。在公园,幼儿园等场所,大量垃圾桶被设计成动物形象,几乎所有嘴巴大的动物都难逃被设计成垃圾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儿童向动物投入垃圾,严重偏离了保护动物的宗旨。
③ 色彩单一。很多公共垃圾桶采用浅淡的白色,由于表面颜色浅淡,使垃圾桶在街道上不够醒目,再加上垃圾桶表面色浅被污染后,污迹斑斑,极为难看。
⑵ 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缺失。
① 结构单一。公共垃圾桶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一体式,一种是开盖式。一体式包括箱体,投入口和回收口三部分。开盖式包括箱体,投入口和箱盖三部分,有时也省去投入口,只有箱体和箱盖两部分。
② 高度不当。很多垃圾桶高度都太低,人们使用时不得不弯腰,十分不便。另外也有一些垃圾桶过高,使用起来也十分不便。
③ 投入口小。垃圾投入口小且位于桶身侧面,呈90度垂直于地面,又有顶盖突出的边缘遮挡,人们使用时需要弯腰伸手,造成投入难度的加大,也使得桶身周围布满垃圾,使行人不愿靠近,垃圾不入桶的现象呈恶性循环。
④ 分类欠缺。现存大多公共垃圾桶存在分类不准确,标志不明确的现象,导致效果不是很好。垃圾分类常可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等类别。而实际生活中垃圾桶常出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分类笼统也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另外,不同地区采用的颜色,标志不尽相同,使人们在认知上产生困惑,导致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