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床医学表明,色牢度差的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还会沾染穿在身上的其他服饰,或 者与其他衣服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为此,质检总局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强制性标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10,其中明确规定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级不小于3级。
近年来, 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科峰纺织助剂实业有限公司 http://www.kefengshiye.com/
我 国化学纤维的产量从1994年的280.19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1161.37万吨,新纤维如ppt和pla等正在开发之中。随着为适应纺织品 出口配额取消,而采取的新措施出台,以及鼓励高附加值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纺织助剂的需求将会相应增加。2005年染料、有机颜料产量合计达到79.7 万吨,同比增长7.4%,满足了国内纺织品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纺织品行业发展。去年,染料进出口总量29.59万吨,同比增长1.61%有机颜料进 出口总量14.59万吨,同比增长5.12%,这都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纺织助剂的重要机遇。但是,我们在看到印染助剂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客观的认识到存在的 不足之处。
“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等主要就是印染助剂使用和后整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很多印染企业重视师傅作用忽视客观比较有关,企业的主管或师傅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习惯使用一些助剂和工艺而拒绝其他的产品。
这样做除了一部分是利益驱使外,更多是受到自身知识、技术不足的限制,无法区分助剂的优劣和不敢使用新的助剂。这在低端的漂染、洗染、牛仔布等行业为突出,这就很容易造成环保不达标、批差大、质量不稳定、实际成本高、新产品开发困难等问题的长期存在。”
助剂市场鱼龙混杂小企业经营困难
随着印染产业的发展,作为上游产品的染色助剂,近几年来,在福建石狮、浙江绍兴和萧山等地延伸出不少助剂生产企业。
纺织助剂的下游客户印染厂目前在还是较为分散,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加将加速行业整合,未来的大趋势将是趋于集中。相应的,纺织助剂行业也将向具备技术、服务优势的集中。
“特别是传化股份、浙江龙盛等将因为技术优势和早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而逐渐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一扫鱼龙混杂的印染助剂市场。”表示,“当印染助剂生产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的时候,不合格服装中关于色牢度等问题将会大为减少。”
本文转自:科峰纺织助剂实业有限公司 http://www.kefengshi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