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量进口大米对国际粮价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但由于干旱影响主要产粮国减产,导致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暴涨。受此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从2012年7月份开始也出现了涨幅超过食品价格的现象,对CPI影响较大。
干旱气候导致国际粮价飙涨
今年以来,由于受极端气候因素影响,100多个遭遇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粮食减产,引发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的暴涨。
美国农业部预测,受持续干旱和高温影响,2012年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74亿吨,比2011年下降13%,是2006年以来的水平;国际主要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共有16个联邦主体遭受旱灾,总播种面积中受旱面积占5%至6%。受此影响,自今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
国内粮价涨幅远超CPI涨幅http://www.zhongweijia.com/News/index-9540.html
由于CPI受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大,因此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传导作用不容忽视。一旦粮食价格涨幅长期超出食品价格涨幅,将刺激通胀再次抬头。
从居民消费角度来看,我国CPI涨幅在进入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一度在7月份跌至1.8%。但是在2012年7月份,粮食价格同比涨幅再次高于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并带动CPI再度向上。在2012年9、10、11月份里,粮食价格同比涨幅都超过了食品价格涨幅,只有8月份和12月份同比涨幅稍稍落后于食品价格涨幅。
特别是在12月份,尽管粮食价格4.1%的同比涨幅略食品的4.2%,但还是推动当月CPI同比涨幅达到了2.5%的近7个月高点。在粮食减产的大环境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