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地暖省钱有办法 建筑节能是关键
2013年3月1日,据媒体报道,山东临沂采用电地暖的某居民小区普遍反映其运行费远超当地集中供暖。
2012年10月底,电视台《央视财经评论》、《经济信息联播》、《时间》等节目集中报道了同样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甚至温度更低的长春市,一所名为和馨园的居民小区,同样采用电地暖,其供暖费用却较当地集中供暖节省了近1/3。
都是电地暖,结果却相差甚远。人们不禁想问,决定这种供暖方式运行费用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电地暖是否真能做到既省钱,又省心?
建筑能耗—— 一张拉长的电费单
“一些已经用上电采暖方式的长春市民根据个人需求早就实现了供暖,而且有的居民还算了一笔账,采用电采暖之后每年比传统水供暖是可以多取暖50天的,费用却降低了近1/3左右。”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在报道和馨园小区供暖情况时说到。
而相比山东省的新闻,同样是电地暖小区,运行费用的差距却大相径庭,这不禁让记者产生了诸多疑问。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为和馨园小区提供温暖的黑龙江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
“和馨园小区是我们在2009年建成的工程项目,业主和物业都反映良好。”中惠地热董事长尹会涞告诉记者,“作为一种电采暖产品,得到用户认可,产量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惠地热十年来一直专注于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的科研、开发、制造、安装等一体化技术,在确保自身产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更高水平的突破。”
“电采暖人”中惠地热董事长尹会涞
据了解,在我国,电采暖行业起步较晚,行业规范有待完善。而中惠地热一直在积极推动电采暖行业标准的出台和实行,同时也是相关行业标准的参与者和主编单位。“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整个行业亦是如此。”尹会涞说:“中惠地热一定会尽努力,引领行业产量,把住产量关”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决定运行费用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就是建筑能耗。我不止一次强调,产量再好,也必须与建筑节能相配套,只有达到建筑节能65%的综合指标,才能保障电采暖有一个较好的运行效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暖费用高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的27.5%。而这其中,采暖与空调能耗又占到建筑能耗的70%左右。在此大环境下,任何供暖方式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运行费用的增加。2008年,我国开始推行建筑节能65%的强制标准。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也让电采暖行业迎来了春天。
“过去由于我们忽视建筑能耗对采暖费用的影响,导致和百姓的供暖成本增加,也造成了很多用户对电采暖产品的误解。现在,我们如果再不重视建筑节能,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致命的。”尹会涞告诉记者,“建筑能耗过大将老百姓的电费单拉长,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只有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供暖产品带来的实惠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