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开始使用无机(陶瓷)颜料,早期是用各种颜色的泥土和水混合制作陶瓷颜料,现在可以在很多古代洞穴的墙上和史前的粘土罐上看到依旧保存完好的图像。由于这种陶瓷画面具有令人赞叹的持久性,这些颜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完善。随着烧制工艺的进步,粘土胚演变出了各种譬如瓦和餐具等形状。各种色彩的瓷砖可以拼成图案,镶嵌在世界各大殿堂庙宇的室内外,经过户外风吹日晒几百年,现在仍然色彩鲜艳。这些色彩持久性超强的陶瓷材料被证明是装饰瓷器的选择。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步是网版印刷工艺的出现。在古老的东方使用了许多世纪后,在18世纪的欧洲随着丝绸的广泛应用,网版印刷工艺也流传到欧洲,使用丝绸制造网版,也就是后来的“丝印” 。在20世纪早期,化学感光冲印技术诞生了,这一技术简化了丝印网版的制作流程,并且在整个20世纪这一技术成为给各种不同材料乃至瓷器印刷图案的工业标准和艺术方法。直至现在,这一工艺仍然是几百至几千张大批量印刷的工业标准,并且在普通打印墨水的的基础上扩展出了包括各种综合有机颜料的更好的瓷像墨水/釉料。
网版印刷的两个主要缺点就是:
1)制版费用
2)彩色装饰物的色彩分辨率受限
这些缺点限制了少量的经济型印刷或个别特制的个性化设计印刷,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喷墨打印和各种数码打印技术的出现,这一限制被克服了。特别是数码和喷墨打印技术能够一次对一个物品进行廉价的打印,它们改变了打印和摄影行业,人们不再将胶卷底片送去冲印店冲洗,而是在电脑上使用喷墨打印机打印数码照片。但喷墨打印有一个缺点就是仅能打印有机墨水,而陶瓷颜料的物理属性使得它们在喷墨打印机上很难打印,结果就是在数码变革鼎盛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丝网印刷技术仍是瓷像打印的主流,并能直接打印在平滑的瓷器表面或转印花纸上。
在20世纪90年代,数码瓷像打印技术诞生了,其采用的是不同于喷墨的激光打印技术。这一数码瓷像打印技术能够少批量地经济地在各种瓷器材料上打印,数量从1个到1000个都可以,且陶瓷画面图像保持持久高逼真,且与瓷器表面一样光致茂美,防紫外线、耐酸碱腐蚀、防热胀冷缩、适应任何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