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升华油墨_影响胶印印刷后产品光泽的因素:
胶印印刷品的光泽来自三个方面:纸张、油墨、和成品表面后处理上光或覆膜。作为胶印工艺的全过程,纸张属于客观条件,油墨印上纸张后有无光泽,虽同纸张条件有关,但受到工艺操作的影响也较大,至于成品上光、压光、覆膜、过油,这些都是印刷后需要处理的。
三、工艺操作对光泽的影响及补救方法
在同样纸张、油墨的条件下,由于工艺操作中存在问题,往往印刷后成品光泽相差较大。在此举出一些例子,分析一下原因,提出些弥补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酸性润湿液
我国沿用几十年的酸性润湿液,以铬酸、磷酸为主,虽经冲淡,但pH值仍在3.5~5.6之间。酸性越强,对油墨连结料和颜料的分解力、腐蚀力越大,致使印迹膜面粗糙,降低了光泽。对于润湿液的研究与开发近几年有所突破。1980年,上海人民印刷七厂率先研制成功RO-100胶印润湿剂,并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它以弱酸和清洗剂为主,把过去润湿液的腐蚀性改变成清洗型。之后,各地印刷厂纷纷效仿研制,如今我国胶印润湿液已步入一个新阶段,采用酒精润版方式越来越多。
2.油墨乳化
胶印中的油墨乳化大都是操作中水大墨多造成的,印迹看上去墨层很厚,但油墨分子成了水包油的状态,干燥后光泽性极差,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其他故障。水大墨多是胶印中犯忌的做法。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应常对操作者进行质量和技术教育外,建议使用性能较好的润湿液,即使版面水分吸收得较小,也不容易上脏。既利于操作,又使成品有光泽。
本文来源于http://www.feiyang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