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屋面建造不合理:与该地老棚相比较,一些新建的大棚在设置后屋面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后屋面角度小于30°(北方地区建棚的屋面角以40—45°为宜),俗称“抬不起头”,如此,便会影响棚内的采光性。二是后砌柱子安放不佳。在花沟镇新立村付新桥的新棚内,我们看到棚内的后砌柱子横跨太宽,本来后屋面附近所担负的重量就很重,若该处立柱在横跨太宽,势必会为以后留下安全隐患。三是棚顶上土不当,未压实或没有做成由南向北的斜坡,导致雨水渗透到后屋面的保温材料上,已经出现了霉烂的情况。
2.棚前脸未设排水沟。据我们调查了解,该地的地下水位较浅,地势较为平坦,而部分菜农的新建大棚前脸处,虽然在建棚时已经挖去了部分土层,但是,尚未设置排水沟。假若雨季来临,很有可能会雨水灌棚。在此,建议他们及早采用混凝土将棚前脸处理一下,以避免该处土壤出现塌陷或冲刷。
3.后墙未防水处理。对于新建大棚,其后墙的表层土壤较为疏松,在尚未及时做好防水处理时,一旦暴雨来袭,就极易被冲刷或冲塌。“护坡”方法:在平整好“后屋面”土层后,使用一整幅新塑料薄膜覆盖后墙。假若想减低成本,可利用旧棚膜,但要将破损处用胶带粘住,能覆盖2层,确保防止雨雪无法渗透,保护墙体。而后,再在塑料薄膜之上,加盖一层无纺布等防晒材料,可保证“护坡”年限在4年以上,同时又能起到防除杂草的作用,避免通过放风口传播虫害及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棚顶和后墙根两处各东西向拉根钢丝将其固定,或用编织袋装满土每隔1米压盖1次即可。
注意事项:“护坡”完毕之后,在生产中应尽量注意保护棚顶处的无纺布和塑料薄膜。同时,也不宜在棚顶之上埋设用于拴系压膜绳的地锚,因“后屋面”的土层较为疏松,且土层较薄,埋设地锚不够牢固。故该处地锚能埋设在后墙根处,既安全,又能加固“护坡”材料。
4.立柱埋设不当。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该地新建大棚的立柱问题也不少。一是排立柱与第二排立柱落差太大,导致棚面拱度太大,既不利于该处采光,又给卷帘机拉放草苫增加难度。二是立柱埋设时,当地建棚队没有在其下端垫块砖或打实地基,这给以后棚体带来了安全隐患。因立柱已埋设,无法更换,只能待更换棚面骨架时,加以“校正”。
手机号:18765360127 电 话:0536-5201280
邮 箱:2960983966@qq.com
QQ号: 2960983966
网址:http://www.whnydap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