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些题目,采用以下办法处理:对于设计底坡小于0.3%的,采用锯齿形纵向矩形碎石盲沟,并于盲沟底部设置软式透水管和每隔30~50m设置集水槽汇集中心分隔带雨水或渗水;根据以上计算,中心分隔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将盲沟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心分隔带内设置2cm厚水泥砂浆层、沥青防渗层及土工布防渗层,防止中心分隔带中水从侧面向路基渗透渗出。因为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因此,设计中采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根据高速公路所处地舆位置,采用当地历史小时降雨量,以流入边沟的水不溢出边沟为限,并假设高速公路的路基均匀填土高度为3.5m,由此,汇水带宽约为23m,则可依据不同的边沟沟底坡度、不同的边沟底宽(或边沟截面积)的排水能力,计算出所能承受的路面排水长度。对于需排入排涵的边沟,其边沟底标高不涵洞的标高;需排入灌涵的边沟,其沟底标高不涵顶标高;而对于灌排两用的涵洞应按灌涵要求设置,特殊情况时可适当降低。 ③对于边沟水进入涵洞及跨越通道等情况的处理:沿线设置的涵洞有排涵、灌涵和灌排两用涵。 更多精彩欢迎登陆:http://www.lwsjytg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