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连续三年,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为36,560台,占比20.52%,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大工业机器人销售国;2014-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分别为57,096台、66,000台,占比持续提升至24.90%、26.66%,连续三年稳居销售国。据IFR预测,到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将达10万台,对应2015-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3%,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问鼎后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位于底部,未来需求潜力巨大。
2014年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66,其中工业发达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尽管经过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由5年前的11增加到2014年的36,但与工业发达相比仍然差距甚远,仅达到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十三五将突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另外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工信部出实质补贴来支持智能制造,行企业开始寻找硬件或者软件集成能力强的团队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未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业4.0将是长期大主题。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受制于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溢价而居高不下,核心技术问题在短期内仍难以全面改观,而只有真正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才是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