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小编趁着休息去大公园玩了一下。可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外边都是浓雾,能见度只有5米吧,上海这雾霾天气,让我捏了一把汗,不由得想起霾天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被人的鼻腔阻拦,小颗粒粉尘可能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这些粉尘被气管和肺部的“巨噬细胞”吞食并消化,巨噬细胞吃不净的那些细菌和病毒还会被白血球消灭掉。
人的鼻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mm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mm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因此,人们将“可吸入颗粒物”定义为“空气中≤10mm的颗粒物”。
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为“总悬浮颗粒物”,去掉10mm以上的颗粒物,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10。我们经常听到的“可吸入颗粒物”就是这个TM10。如果将5mm以上的颗粒物去掉,剩下的“可吸入颗粒物”为TM5。
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表格总结如下:
浓度 mg/m3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健康效应
0.29 0.20 免疫功能改变的阈浓度,居民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开始增加。
0.21 0.15 居住区空气日平均允许浓度。
0.16 0.11 不引起小学生免疫功能改变的阈下浓度以及人群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虽然不是很繁冗,也没有很多名词,可是你还有疑问吗,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产品内容和净化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shzhenjie。
作者:帆迈净化 文章来源:http://www.air-filt.com/xinwenzho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