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壳斗科(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约有7-9种。
我国一般分为2种:板栗和杂交改良板栗。我国普遍种植的是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大、味甜、抗病性强被我国广泛种植。板栗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板栗树高20~40米,为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板栗树都结有可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长10~30厘米,宽4~10厘米,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泰山板栗又名明栗,日本称“泰山甘栗”。主产于泰山及徂徕山,品种有泰山薄壳、茧棚、红栗、无花、宋早生等。果实大小均匀,壳薄,内衣皮易剥,色泽光亮,肉质细,水分少,糯性大,香甜可口。泰山地区栽培板栗,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定为“贡品”,民国以来,蜚声国际市场,被誉为“泰山甘栗”。糖炒栗、栗子糕、栗子饼和栗子炖鸡等,风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泰山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甘美,含淀粉48.6-51.4%,糖19.7-22.1%,蛋白质9.2-9.8%,脂肪3.2-3.5%,以及各种维生素、脂肪酸、酶等,是干果中的上品,的木本粮食,生食、炒食、蒸饼、做菜无不相宜。《本草纲目》中说,栗子“熟者可食,干者可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佐药;辅助粮食,以养民生。”板栗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历代医学家认为,栗果可以开脾补肝,强身壮体,主治反胃、泄泻、吐血、便血等症,早晚各食六、七粒栗果,对腰腿病有一定疗效。泰山明栗是板栗中的上品,坚果均匀,颜色鲜艳有光泽,含糖高、味甘美、有糯性、壳薄、内衣皮易剥落,适于糖炒。泰安糖炒栗子和栗子是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泰安市现有板栗面积32万亩,结果面积24万亩,产量4000多万公斤。泰山明栗质量好,营养价值高,成为内外销的抢手货和馈赠亲朋的佳品。
泰山板栗以个大色鲜、质细味甘而独享盛誉。山东泰山地区栽培板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定为“贡品”,目前在岱岳区下港、黄前两乡还保留着几棵明代栗树,民国以来,蜚声国际市场。泰山板栗,生产源于山东泰安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培育出的板栗果实表皮光亮,呈现黑褐色或红褐色,子粒均匀,水分低,矿物质含量多,富含热能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纤维素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食用之冠,被誉为“泰山甘栗”。糖炒栗子是泰山传统名吃,还可加工成栗糕、栗饼等。 糖炒栗、栗子糕、栗子饼和栗子炖鸡等,风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