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兰克林研究会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的托盘流转次数下,一次性托盘相较于可循环托盘,产生的固体废物要高20倍。另一组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全社会的所有木托盘全部采用循环共用模式,木材的砍伐量大致可以节约1/3。戴正楠举例分析道:“一个企业的一批货物利用托盘从上海带到武汉或成都,存放在仓库里2-3个月后托盘流转回来,如果使用一次性托盘需要购买4个托盘,但如果使用循环共用托盘,只循环使用托盘4次左右即可,这样在木材资源消耗方面可节约75%。此外,托盘共用的优势还体现在业务高低峰时的资源配置上,在采用循环共用模式下,企业不需再按旺季托盘需求的峰值购置托盘,产品季节周期不同的企业可以共享同一块托盘,实际上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所有的托盘都能够采用循环共用模式,虽然目前的实际情况做不到,但未来以托盘共享为主要形式的绿色包装达到的效果便是如此。”
目前,在大量企业的存储间里,随处可见堆积成山的耗费原材料的一次性纸盒子和纸箱子,同样从零售商的DC到门店,很多企业也正在使用难降解、高能耗的塑料缠绕膜,这些非绿色的包装材料目前在仍然在大量使用,而实际上在国外很早就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绿色包装产品替代一次性包装,招商路凯已将部分产品引入到市场,例如可以替代塑料薄膜、且可循环使用的金属托盘笼,以及可包装高损耗的生鲜产品的零售易包装产品,以生鲜商品为例,为了解决生鲜产品包装更换频次高及高损耗的问题,招商路凯正在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周转箱,它可使产品包装从种植基地封装后,避免二次接触和破坏,即便如果需要倒装,在中途更换一次便可,这样,既能避免生鲜食品运输途中多次“断链”的问题,也有效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及新鲜度。戴正楠表示:“基于环保及节约成本的综合考虑,招商路凯正积极将国外的理念引入,并在物流包装完善和上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相信未来在物流包装上的空间非常巨大。”
据了解,招商路凯从2006年开始进入市场,到2010年被招商局集团收购后,用了六年左右的时间,在运营的托盘数量从当时的35万到现在已经突破215万左右,翻了将近6倍。。特别是在招商局集团入主后,结合招商本土的资源,在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在市场的推广力度与服务支持水平的提升,招商局集团在收购路凯时,服务的客户于广州和上海两个地方,服务对象仅包括宝洁、沃尔玛在内的少数客户,到今天为止,招商路凯经营网点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四个,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主要经济区域,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快消品生产商、物流商和零售商的托盘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