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的静态转换开关
大、中型静态开关一般使用电子式静态转换开关。所谓电子式静态转换开关,是将一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连接起来作为在执行由市电旁路供电至逆变器供电切换操作时的元件,由于晶闸管的接通时间为微秒级,同小型继电器毫秒级的转换时间相比,它只是小型继电器的千分之一左右。因此,依靠这种技术,可以对负载实现转换时间为零的不间断供电。在大型中常用的两种静态开关控制框图(三相中的一相)如图4-10所示。从此图可以看出,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经三组接触器送到负载。与此同时,三相50Hz交流旁路电源经三相静态开关(由三组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成)也可送到负载。正常工作时,只有逆变器供电通道或交流旁路电源通道之中的一路电源向负载供电。只有当需要执行由交流旁路电源供电至逆变器供电切换操作时,才会出现短暂的(约几毫秒~几十毫秒)两路交流电源在时间上重叠向负载供电的情况。为保证逆变器及静态开关的安全运行,的控制系统必须满足下述的基本工作条件:
(1)由逆变器所产生的50Hz正弦波电源应随时保持与市电50Hz交流旁路电源的同频率、同相位、同幅度和较小正弦波失真度的关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使在执行由逆变器供电至市电交流旁路供电切换操作时,实现上述两种交流电源间不存在任何瞬态电压差或是在瞬态电压差足够小的条件下执行安全切换操作要求。为此必须在的系统控制中引入“锁相同步”。
(2)的控制电路应具有分别执行同步切换和非同步切换的能力,以确保能在具有不同供电质量的交流旁路电源系统中正常运行。
测试结果
实际测试条件为,后级输入定电压16.5V,输入电流0.67A,IGBT开关频率10kHz,信号为SVPWM,开关电源工作频率120kHz,室温条件。经简单计算可知,每路功耗1.84W,与理论计算相符合。
选取高占空比和低占空比两个工况,观察相关信号的波形,见图4和图5。其中橙色的1通道显示低压侧驱动输入信号,粉色2通道显示-8V电源输出端的波形,蓝色3通道显示+15V电源输出端波形,绿色4通道显示门极输出波形。
在IGBT开通时刻,由于电源电容电荷迅速通过门极电阻转移到门极,时间一般只有1~3us,产生+15V电源上的电压跌落,但是很快就可以恢复到平台电压。同理,在IGBT关断时刻,也会使-8V电源产生电压跌落。这种跌落是不会引起IGBT开通或关断的不良反应,因此是可以接受的。对比图4和图5也能够发现,占空比大小不会影响电压跌落的幅值和持续的时间,这是因为IGBT的门极是容性负载。
图4和图5中还能看到,在IGBT关断时刻使开通电压波形产生了一个的尖峰,由于此时开通电压电源处于瞬时空载状态,不会对驱动控制产生影响。整体上看,原边的低压弱电信号和副边的低压强电信号都没有受到开关电源自身开关频率上的干扰。
蓄电池的主要特点: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 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3、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开路电压正常。
4、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5、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只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6、耐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95%以上。
7、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产品吸收了欧洲的矮型标准结构流线型结构美观大方
的极板伸长自吸收技术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采用的设计电池再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 使用寿命期间完全无需加水
采用的耐腐蚀板栅合计特殊的前高配方电池具有卓越的的过放电恢复能力俯冲使用寿命更长
放射状的板栅设计,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深循环电池设计,采用4BS铅膏技术电池循环寿命长。
采用的板栅合金特殊的铅膏配方一级的正负铅膏配比设计 电池具有优异深循环性能和过放电恢复能力
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采用气体再化和技术,电池具有极高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 安全环保 无污染
采用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具有安全可靠的密封性能!
高占空比波形图
低占空比波形图
结论
设计验证表明,前级SEPIC非隔离稳压,后级半桥隔离开环的拓扑结构,优于传统的反激式单原边多副边的集中式电源,特别适合作为100kW量级的新能源乘用车逆变器的驱动电源,设计没有采用往往不符合汽车标准的电源类集成芯片,而是采用具有AEC认证的汽车级通用分立器件,满足了乘用车电子设计的苛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