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充充电时,请用充电电压2.275V/单格(20℃时的设定值),进行定电压充电或0.002CA以下的电流进行定电流充电。温度在0 C以下或40 C以上时, 有必要对充电电压进行修正,以20 C为起点每变化一度,单格电压变化-3mv。 2.循环充电时,充电电压以2.40-2.50V/单格(20℃时的设定值),进行定电压电压充电。温度在5 C以下或35℃以上进行充电时,以20℃为起点,每变化一度充电电压调整-4mv/单格。充电初期电流控制在0.25CA以下。 充电量设为放电量的100-120%,但环境温度在5 C以下时, 设为120-130%。[温度越低(5 C以下)充电结束时间越长,温度越高(35 C以上)越容易发生过充电,所以特别是在循环使用时,在5 C~30 C内进行充电较好] 为防止过充电尽量安装充电计时器,或自动转换成涓流式充电方式。 充电时电池温度要控制在-15 C~+50 C的范围内。 3.关于放电 放电时请将电池温度控制在-15℃- +50℃的范围内。 连续放电电流请控制在3CA以下(H控制在6CA以下)。 放电终止电压依电流的大小而变化,大体如下所述。注意放时,电压不得下述电压。 放电以后请迅速充电。如不小心过放电之后也请立即充电。放电电流 放电终止电压 0.2CA未满 1.75CA/单格 0.2CA以上 0.5CA未满 1.70CA/单格 0.5CA以上 1.0CA未满 1.55CA/单格 1.0CA以上 1.30CA/单格
蓄电池发热的原因:
当蓄电池处于充放电的过程中时,由于电池的电流比较大,并且铅酸蓄电池存在一定的内阻,蓄电池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温度也会有所升高。当铅酸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蓄电池间间隙过小会使得充电电流和铅酸蓄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累积性的增强作用,并损坏铅酸蓄电池,造成热失控。特别是用户使用的充电设备为交流电源的时候,充电设备虽然经过滤波,但仍有波纹电压的存在。而一个完全充电的铅酸蓄电池的交流阻抗很小,即使电压变化很小在蓄电池线路内也会产生明显的交流电流,使铅酸蓄电池的电池的温度上升,而蓄电池热失控导致温度上升,铅酸蓄电池壳强度下降以致软化,造成蓄电池内压下鼓胀,并造成蓄电池损坏。
蓄电池损坏的原因:
1、长期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放置或使用,使极板硫化。
2、电解液面极板,使极板露出液面并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在行驶过程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致使极板硫化。
3、极桩和夹头大小不匹配。安装过松时,由于启动时电流过大、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良,极易烧坏极柱安装过紧,拆装时猛打猛撬,易使极柱损坏,造成蓄电池报废。
4、固定不可靠,车辆在行驶中产生剧烈震动,使胶封、外壳和盖等裂开。
5、充电电流过大,造成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过早脱落,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6、起动时间过长,使蓄电池急剧放电,造成极板弯曲,活性物质崩裂。
蓄电池的优越性:
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值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耐过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95%以上。
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采用的集成功率元器件及DSP技术,大幅降低了体积及重量。同时,新的设计理念采用高密度表面处理,简化电路,减少接点及联线,不但降低电磁干扰,还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