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多层自动裁床,多层电脑裁床,多层自动裁床

成衣款式2、订单数量3、现有工人水平4、现有机械设备第二节缝纫作业研究一、工序分析1、目的与用途(1)明确工序顺序(2)明确加工方法,成品规格,质量特征(3)作为作业动作改进资料(4)作为生产设计的技术资料(5)作为工序管理的依据2、工序分析表达(1)缝制作业符号见下页(2)工序流程图示法见下页3、工序分析(1)产品工序分析有无徒劳操作;缩短搬运;机械代替手工;查疵点;检验方法是否得当;省略检验法;停滞等。(2)产品流程分析工序流程分析就是对照流程图对各项技术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I工序流程图的编制II工序流程图分析设问技术:从(时间、地点、目的、人员、方法)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做,其他方法行不行,应该怎么做)工序改进技巧:取消、重排、合并、简化等。二、动作分析是对一种作业或连续作业当中发生的手、眼以及身体各个部位动作进行分析,经协调、改进、简化省去不合理的、多余的动作,制定出安全、的动作次序。1、目的(1)提高产品产量、质量。(2)提高工作效率。(3)减轻劳动强度。(4)确定作业标准。2、对象(1)循环作业:操作工人承担的工序单元。(2)作业要素:一个工序单元由若干工序要素组成。(3)动作要素:作业要素再细分。3、方法(1)目视动作分析法:准确度不高,单简便易掌握。(2)影像动作分析法(3)预定时间分析法作业时间à求动作单元时间值à对作业进行:基本动作分析类型:作业分析、搬运分析、非生产动作分析等。5、动作经济原(1)制定方法正式作业标准à试行à草拟作业标准à标准作业时间à确定标准作业方法à分析并改进à绘制图解à工序细分化(3)表达形式三、作业时间分析是把作业分解为细小的作业要素,使用适当的时间测定方法记录该作业所耗用的时间,并根据资料制定作业时间1、作业时间测定(1)方法秒表法 :收集有关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每单无时间不宜小于2.4s)、观测次数确定(一般6次)、现场实测、决定余裕量(浮余、容限)、制定作业时间。预定时间标准法:分解成简动作后累加+浮于 。机械时间计算法 :用机械的针数等来计算。(2)注意事项:注意被测人人为放慢速度;如在生产开始时测,注意工人作业尚不成熟;注意操作时线迹密度与规定的相符;注意有无不规范的动作;注意与样品缝制时的工时相结合2、余裕率的测定(1)作业余裕;(2)生产条件余裕;(3)疲劳卫生余裕(一般10%);(4)其他余裕3、作业时间的制定(1)定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2)作用:流水线的设计;度量工作效率;作标准成本核算(3)结构:工序、每工序的基本时间、作业余裕量、疲劳、卫生余裕量(4)作业时间的计算(a)将观察时间转为基本时间基本时间=观察时间*观察效率/标准效率(观察效率根据工人的状态而定)(b)求出平均基本时间平均基本时间=∑基本时间/n(n为测定次数)(c)求出每循环的基本时间每循环的基本时间=平均基本时间*出现次数(d)在车缝工序中加入作业余裕量(一般加10%)(e)加入疲劳,卫生余裕量(一般加10-15%所以取中间值12.5%)第三节产品工资的拟定一、分段工资分配比例按各部分工序所占比例分配举例:女衬衫:裁床6.47% 车间80.06% 烫部13.47%男衬衫:裁床5.67% 车间87.42% 烫部6.9%
(作者:彭先生 来源:鸿磐(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