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觉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遇到过很多家长咨询,自己的小孩挑食或者偏食,试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有效果,今天西安亲子关系培训就为大家详细说明这一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进食问题在儿童期是一类颇受家长及心理咨询师重视的问题。因心理卫生方面问题导致进食问题发生率高达79%,其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过分溺爱、依赖过度、孩子执拗任性、凭兴趣进食、缺乏温暖等。
一、偏食。
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欢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小儿偏食与家长和周围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大人日常对食物的评论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恶印象有关。有的家长自己就有严重的偏食习惯,有些家长只重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而忽略其他营养素,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的膳食很单调并多次重复,即便是小孩爱吃的食物,吃得过多,也会产生厌恶感,从而造成偏食。
二、厌食。
厌食是食欲抑制的严重形式。儿童厌食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关。如正在进食时,发生一些不快的事或听到不愉快的声音,可引起食欲抑制,甚至厌食。突出的是,在儿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种严重的以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在临床上称为神经性厌食。这是一类故意节食使体重明显减轻的进食障碍。这种毛病常发生于青少年女性。起初,患者担心自己身体发胖,有的人身体已明显消瘦时还以为自己太胖,因而主动控制自己的食量,或采取过度运动、引起呕吐、腹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严重时可使体重减轻25%以上,终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尽管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但许多学者认为心理社会文化因素与本病有明显关系。这可能与近几十年来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条有关。
三、贪食。
贪食症是指发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这类患者有难以遏止的摄食欲望,每次均大量进食,若得不到进食机会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诉述强烈的饥饿感。由于能量过剩,患者体态多肥胖。这类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发胖,常以引吐、导泻或间断进食等方式来消除进食过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与愿违,许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
四、异食癖。
异食癖是指持续性的咬食非营养性物质,如泥土、污物、石头及纸片等,可导致铅中毒、肠梗阻、肠道寄生虫病等并发症。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异常,多见于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肠道寄生虫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现短期异食行为。如有个学生,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适或情绪不安。但过了青春期以后,这种异食行为便可自动消失。
西安亲子关系培训建议父母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抑制孩子进食问题:
孩子进食问题,主要还是小时候习惯的养成。
一、愉快地进餐。
我们的目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吃饭,而是调动他的胃口,让他想吃东西。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谈论孩子吃饭的问题,无论是恐吓还是鼓励都不好。不要因为他吃得特别多而称赞他,也不要因为他吃得少而显得失望。经过实践锻炼以后,你就能做到不去想孩子吃饭的问题了。这就是真正的进步。当孩子感到没有压力的时候,他就会注意到自己的食欲了。我的建议:“把饭放在孩子面前,什么也不要说。30 分钟以后无论他吃了多少,你都把饭撤走,在下顿饭之前不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只要孩子饿了,他就会吃东西。但是,父母的态度不能是怒气冲冲的,也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惩罚手段。父母应该表现出心情愉快的样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要对吃饭问题小题大做,也不要担心不已,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准备他吃的东西。要让他在吃饭的时候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要吃东西。所以,培养这种进食态度的步,就是保证在每个星期内提供孩子吃的食品,同时,尽量让他的饮食保持均衡,不要给他不爱吃的食物。另外就是接受孩子对食物的选择,也许是孩子喜欢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
二、不要给食物划分界限。
只要食物对健康有利,就随他的意好了。父母不应该强迫偏食的孩子去“尝一口”他们不爱吃的食物,那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假如他们被迫吃了令他们厌恶的食物,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使他们更坚定不吃这种东西的决心,从而减少他们今后喜欢这种食物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么做还会破坏他们吃饭时的心情,打消他们对其他食物的食欲。另外,永远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去吃上一顿拒绝过的食物,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三、每次给孩子吃的东西不要太多。
对于那些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来说,要给他们小份的食物。父母是否应该陪着孩子吃饭呢?我们认为还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吃饭比较好,也是一种独立性。
四、不要引诱、收买或者威胁孩子吃饭。
父母决不能用贿赂的方法让孩子吃饭—比如吃一口饭就给他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吃完了菠菜就给他表演一个倒立等。尽管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很管用,能让孩子多吃几口饭,但是从长远看,这样做只能使孩子吃饭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样一来,父母只能在条件上不断加码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结果,孩子吃不了几口饭,就会到把父母累得筋疲力尽。不要让孩子为了长得又高又大,或者为了不生病而吃饭,更不要让他仅仅为了把饭菜吃完而吃饭。如果为了让孩子吃饭而采取用体罚或者剥夺某些权利的手段来威胁他,那就更不应该了。
五、稍微长大以后不喂饭。
2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尽早学会自己吃饭。孩子现在还没有自己吃饭的愿望,因为他觉得让人喂饭是理所当然的。对他来说,喂饭是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的重要表现。如果突然不喂了,就会伤害他的感情,让他感到不满。他很可能会绝食两三天,而父母又不可能在这么长时间里坐视不管。等父母再次喂他吃饭的时候,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新的怨恨。到了父母再一次想要停止喂饭的时候,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父母的弱点。在一两周之内,孩子可能会在某顿饭的时候想自己吃饭,但是在其他时候仍然坚持让你喂他。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急于求成。就应该想办法让他再饿一点。你可以在三四天之内,把他平时的饭量逐渐减少一半。只要你把问题处理得机智得体,态度友好,就会使孩子感到特别想吃饭,并且会不由自主地自己动起手来。
六、消除孩子的饮食障碍需要时间和耐心。
一旦孩子出现了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就需要用时间和理解来解决。父母会十分着急。只要孩子不想吃东西,父母就很难放松下来。其实,正是他们的担心和催促才是孩子食欲下降的主要原因。即使父母尽了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做法,孩子也要花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自己的胃口——他需要机会来慢慢地忘记一切跟吃饭有关的不愉快的记忆。
西安亲子关系培训,帮助你了解孩子的性格,发扬孩子的天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