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随着大量农膜的使用,由于回收不及时或甚至难以回收而不回收,年复一年,农膜碎片在土壤中越积越多,已经形成了严重得“白色污染”。回收和开发利用废旧农膜已经成为当前和广大农民迫切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废旧农膜的回收目前是一种行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大致分为前处理过程、原料制备过程和构件成型过程三个阶段。
1、薄膜温室大棚废旧农膜前处理过程 从农村收购的废旧农膜一般表面污染严重,农膜内部含泥沙量也较多,地膜的有效利用率约40%(主要是泥土太多)。所以,废旧农膜收集后,加工处理的步是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将大片的农膜粉碎细小的碎膜,经烘干后成为后续加工生产的原料。
2、原材料制备过程 烘干粉碎的原料与配料按比例混合、研磨,制成粉料,粉料再经过造粒机加工成颗粒,即形成制造各种制品的原料。
3、构件成型过程 在高温高压下,颗粒原料通过不同的模具成型即可制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目前,利用废旧塑料薄膜可以加工制造的材料包括下水道井盖、公园条凳的板条、地板板材等。加工成型为日光温室骨架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加工过程为:首先,将颗粒料熔化,熔化的流质原料再通过高压从模具中挤出成型,挤出成型的型材按照日光温室要求的骨架形状弯曲成骨架曲线。
由于对这种新型材料的强度和截面特性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首次研制的日光温室骨架采用比较保守的工字形的上下表面开设了键槽,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材料用量,减轻骨架自身重量,同时也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键槽可用于固定塑料薄膜。据厂家介绍,由于采用了工字形截面,其上下表面均可以固定塑料薄膜,因此很容易做成双层保温膜温室,为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