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关于泡沫、浮渣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7)
问题40:厂 里有两套清水处理系统,工艺都是斜管沉淀+沙滤+离子交换,不同之处是其中一套距离抽水泵较另一套远大约300米,管道都是连通的。水源取水方法有两个: 一个是直接抽河水,抽河水是加ye氯消毒,同时投加混凝剂;另一个是将河水抽到厂里的水塘(水塘有明显的腥臭味,个人认为是藻类引起)后再抽到清水系统,但没投加消du剂。平时较常用后者的方式抽水过来。所加药剂:硫酸铝+pam,反应池进水ph≈6.7~7.0。近厂里的清水系统出现以下问题:其中的一套 距离抽水泵较近的清水系统出现较为严重的浮渣现象,呈黄色,反应池都有,能积到10厘米厚,打烧杯观察,浮在水面的浮泥粘附有小气泡。打水塘水面的水做烧 杯实验,将PH调到7.5-8.0,硫酸铝130ppm,沉淀效果还行,液面有少许浮渣(个人认为这是混凝反应的正常现象),无小气泡。问题描述:主要问题是,在抽水塘水源的时候,厂外清水系统在混凝反应池就产生浮渣,黄色,幼细,斜管沉淀池也有,但厂内的清水系统却无此现象。在抽取河水时,厂外清水系统 浮渣现象明显改善,但还是有一点点,厂内系统依然没有此现象。1.有哪些原因可能引起以上描述的浮渣现象,在反应池就有。2.浮泥粘附的小气泡哪里来的?3.为何两套系统共用水源,共用抽水泵与管道,所加药剂一样,情况却不同呢?
回答:
1、天气炎热,河水内有机物容易发生腐化,导致你在投加絮凝剂后,浮渣增加(一般来说,腐化质即使被絮凝也不容易沉降);
2、如果投加了消du剂(ye氯等),则部分原水中有机物被氧化,故腐化质减少,不易出现浮渣。
3、气泡来自你管道内压力变化析出,出水口水跃等。其实,这些气泡一直有的,只是你有了浮渣产生,才会被吸附上去的。
问题41:我厂近几天调节池出现很多泡沫,溢出池体,后面的水解池也出现大量泡沫溢出,较粘。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调节池通过曝气搅拌,水解池近期改为好氧,供氧量比以前大)。
回答:
调节池产生泡沫多与进水含有某些易导致泡沫的化学成分有关。当然在进水有机物浓度很高,曝气过量时也会发生类似问题。
问题42:合 成革废水(内含二
甲ji甲酰胺)处理,A/O法,250t/h,进水:CODcr2000mg/L,有机氮80mg/L;经厌氧处理后:氨氮300mg /L,停留时间20h;再经好氧处理,停留时间36h。现在出现的情况是泡沫呈茶色、放光、粘形,有半米厚,加消泡剂无效,有什么方法吗?
回答:
好氧段产生的浮渣,出现消泡剂无效,要考虑是污泥膨胀、中毒解体等情况,也要看看是否厌氧段流出多量厌氧污泥入好氧池所致。
问题43:早上曝气停止几个小时后取了个水样观察以往常没什么区别,曝气10小时后再次取水观察颜色完全变了,不知到什么原因,还请老师能给个建议。还有就是不知为何这几天进水后就会出现很多泡沫浮渣。
回答:
可能原因如下:
1,早上曝气停止几个小时后取了个水样观察说明你曝气后有充分的沉淀时间,这有利于活性污泥,包括细小菌觉团的沉淀。所以水体颜色不深。
2、 曝气10小时后再次取水观察颜色完全变了首先可能是你沉淀时间还不够,其次,水体长时间曝气,细小菌胶团和游离的菌群会增多,导致水体颜色变深。3、你的 油墨废水本身不容易间接,部分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再得不到及时降解后,该部分活性污泥活性降低,导致泡沫上有棕色浮渣产生。
问题44:我 厂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制药废水,工艺为厌氧-兼氧-好氧,原来进水COD1800,出水在150,污泥负荷0.05,污泥负荷不高,一直处于低负荷运 行,但现在由于厌氧运行出现的状况导致厌氧出水2200,污泥负荷0.06,但出水却增加到了200以上,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污泥负荷增加的不高,但是出 水COD却增加了不少,而且,现在好氧池池面得泡沫明显较以前要多,经观察,属于黏性泡沫,如何消除这些泡沫呢?
回答:
负荷提高后,好氧污泥也需要、也会被动提高污泥浓度来适应,继而出现污泥增殖,污泥的增殖过程就会导致粘性泡沫的产生。待污泥浓度提高到与进水负荷相适应时,泡沫就会减少,系统也会趋于稳定。
问题45:污泥培养,曝气时间每天控制几个小时,是间隔多长时间曝气。今天二沉池和好氧池进行了回流,开了曝气,好氧池池面上有二分之一都是泡沫,不知道这是什么现象?
回答:
1、曝气时间根据DO值确定,而不要根据开多久停多久来定死了。
2、开曝气,培菌时期自然会全是泡沫。只要曝气,等于延长培菌成功天数3天。所以,请不要曝气过度。
问题46:现在调试一个多月了可是还是很多的泡沫泡沫上还夹杂着很多黑色小颗粒用水冲的话只是体积变小了点但是总也消不掉污水是养殖废水真的是头大我该怎么办?
回答:
1、看看是否进水有洗涤剂。
2、看看F/M值,如果过高,则减少排泥和曝气量。
(作者:行星环保 来源:山东泰山行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