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能源开发节奏。我们知道,由于国内电源多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用电负荷却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出现这个现象或许有出于减少人群集中片区污染的考虑,如果减少“弃风弃光“严重地区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将开发重心向中东南部地区转移,能否一定程度解缓解电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呢,但这要建立在电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此外,将新能源开发与增量配网紧密联系,通过开发清洁能源微电网项目,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也是一种思路;
加快建设有偿辅助服务市场,尤其存量煤电深度调峰、调频市场规则的建设。通过增加燃煤电站储能建设增强调峰、调频能力。加快具备强调峰能力电源建设。大力推进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和推广,切实提升“三北”地区的系统调峰能力。抽水蓄能电站是的调峰电源,在完善有偿服务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可多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发挥调峰作用。优先淘汰不具备深度调峰能力,不积极参与调峰的落后煤电机组,倒逼煤电机组加快灵活性改造建设。通过提高煤电机组有偿辅助服务补偿力度,吸引煤电机组进行改造。逐步提高深度调峰调频机组比例,引导自备电厂参与调峰调频。逐步淘汰小型自备电厂,加大力度整治社会责任缺失的自备电厂。
此外,推进立足清洁能源输送的超高压、特高压直流通道建设,提高跨省跨区调度协调能力也有助于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充分挖掘已有通道余量,加快在清洁能源富集区建立清洁能源微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就近消纳。在清洁能源富集区大力开展电能替代;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减小峰谷差值,减少调峰需要。多方面优化促进新能源消纳机制,建立能够发现新能源边际电价的电力市场,尽快建立促进新能源外送的市场机制。现阶段加大补贴力度,以国有企业和地方为抓手提高社会责任感,引导电网、地方对跨省跨区新能源消纳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