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色度的去除效果对比
CASS工艺和SMBBR工艺对色度的去除效果对比见图5。
图5 CASS和SMBBR工艺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发酵类制药废水色度较高,进水色度在150~200倍。CASS池出水色度在130~180倍,而SMBBR池出水色度在120~155倍,CASS工艺和SMBBR工艺对发酵类制药废水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12.45%和22.32%。对比之下,SMBBR工艺对色度的去除率高于CASS工艺。分析原因是因为在SMBBR系统中废水与悬浮填料充分接触混合,含有发色基团的大分子污染物首先被截留并被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吸附,进而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得到降解脱色,这是物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过程,由于SMBBR上的生物量较大,因此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较稳定[12]。但是在1天时,由于进水色度骤然降低,CASS池的去除率随进水色度的降低而相对有所提高,而SMBBR中由于SDC-03型填料亲水性的不断增强,相同的曝气量下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相对增大,填料上的生物量有所波动,SMBBR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后期通过调节曝气量,使SMBBR的去除率趋于稳定。
3.5 SS的去除效果对比
CASS工艺和SMBBR工艺对SS的去除效果对比见图6。
图6 CASS和SMBBR工艺对SS的去除效果
发酵类制药废水的特点之一是悬浮物含量高且随水质水量变化大。由于废水中SS主要为发酵的残余培养基和发酵产生的微生物菌体[2],故进水中SS含量随水质水量的变化波动较大,在270~630
mg/L之间变化。而SMBBR工艺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76.63%,高于CASS工艺的70.26%。分析原因,一方面发酵类制药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水力负荷较大,而在CASS系统中曝气量比较大,气流和水流对污泥颗粒物有很大的冲刷作用。CASS反应池中污泥质量浓度为3
500~4 500
mg/L,比SMBBR系统高3~4倍,所以出水的SS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SMBBR系统填料的截留作用、膜的吸附作用以及膜表面沉积层的筛滤、吸附作用可将有机物截留于反应器中并继续降解[13],使得SMBBR系统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增强,SS的去除率高于CASS工艺。
4 结论
(1)通过SMBBR与CASS工艺的对比实验发现,SMBBR工艺对去除发酵废水中TP、色度、SS的优势更为明显,SMBBR工艺对TP、色度、SS的平均去除率比CASS工艺分别高出约14%、10%、7%左右。SMBBR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29.96%,对COD的去除率为72.81%,相比于CASS工艺的27.61%和72.54%无明显优势,但抗冲击能力较强,出水相对稳定。
(2)SMBBR反应器相比于CASS反应器的优势在于:微生物量大,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剩余污泥少,无污泥膨胀现象,污泥处置费用低;无需设置回流,悬浮填料动力消耗少,曝气量小,能耗较低。综合考虑,SMBBR工艺的处理效果不但略高于CASS工艺,而且控制更加灵活、运行管理更为简单。
(3)在北方地区,相同运行参数下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SMBBR工艺效果优于CASS工艺
。SMBBR工艺中悬浮填料对细jun的聚集作用比较明显。
(作者:行星环保 来源:山东泰山行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