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内容:人工智能(语音、视觉),公有云、ZigBee、采集、控制
2、开发环境:OpenCV、TensorFlow
3、软件语言:Python、C#、Java,C
4、传感网:ZigBee
人工智能,科研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融合应用开发平台
1. AI边缘计算网关
1)实验平台需搭载ARM 64位大小核架构处理器,处理器内核CPU需采用不Cortex-A72和Cotex-A53多核处理器,GPU不四核Mali-T860 GPU。
2)平台搭载内存不4GB LPDDR4,储存不16GB EMMC。
3)平台搭载不10.1寸1280*800 LVDS高清屏,10点触控电容屏,需采用工业级铝合金一体屏外壳。
4)平台需搭载2.4G&5G双频Wi-Fi模组,BLE4.1模组,全网通LTE模组,能够接入Wi-Fi、BLE、LTE传感网设备。
5)内置AI中间件系统,集成AI系统运行环境、图像/视频算法库、神经网络算法库、智能硬件资源库,提供算法、模型、应用耦合的开发框架。
6)边缘计算网关内置AI中间件系统,需要同时支持多名学生通过域名远程创建和部署AI应用,能够远程添加自定义算法、模型及优化AI应用程序,从而能够验证AI算法、AI模型及应用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7)内置物联网协议网关服务,支持ZigBee、LoRa、LoRaWAN、BLE、Wi-Fi、NB-IoT、LTE等网络数据的接入、地址解析、数据推送和网络配置服务,提供跟硬件绑定的唯1一账号密钥认证,并可生成二维码方便扫描使用
2. 工业级摄像头模块
1)模块需搭载不小于1080P工业级AI宽动态摄像头。
2)模块需不小于125度广角镜头焦距,支持自动聚焦。
3)模块需提供网络视频传输功能,AI视觉图像视频捕1捉处理功能。
4)模块需能够接入到AI机器视觉/语音教学平台使用。
5)模块需提供基于AI机器视觉/语音教学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案例(基于AI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人脸注册、人脸识别、脸部64个特征点、表情识别等算法)。
3. 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
1)模块需支持北斗、GPS双频卫1星定位。
2)模块需集成ZigBee传感网AP模组,支持ZStack传感网设备接入。
3)模块需集成LoRa&LoRaWAN双传感网AP模组,支持LoRa&LoRaWAN传感网设备接入。
4)模块需集成4路USB串口,提供14PIN嵌入式扩展接口,包含GPIO,ADC,IIC,UART,PWM,SPI等扩展。
5)模块集成Ti调试接口,ARM调试接口,USB调试串口。
6)模块需集成接入到AI机器视觉/语音教学平台使用,提供该平台的模块驱动和应用。
4. 智慧小区应用套件
1)应用套件基板:基板通过磁柱进行分区布局,设备可通过磁力进行自动吸附安装,无需螺丝固定,方便拆卸组合使用。
2)实验基板能够支持12V电源供电,应用模块全部通过磁吸附磁柱供电。
3)智能无线控制器:采用ZigBee/LoRa/BLE/Wi-Fi/NB-IoT/LTE传感网技术,提供ZigBee智能无线节点,磁吸合供电,集成USB串口,两组RJ45传感器接口。
4)智慧停车管理套件:停车信息展示模块(集成0.96寸oLED,4位数码管,五位开关),停车ETC管理模块(900M UHF RFID,ETC电机栏杆,集成USB串口),提供基于智能+互联网远程车牌识别智能停车场应用案例,基于AI中间件技术,提供包括算法、模型、硬件、应用全套源代码。
5)智能人证闸机套件:设备控制模块(集成风扇、步进电机、蜂鸣器、RGB&LED、继电器),RFID识别模块(125K&13.56M RFID,0.91寸oLED屏,继电器,集成USB串口),提供基于智能+互联网远程人脸识别&射频识别人证开闸机应用案例,基于AI中间件技术,提供包括算法、模型、硬件、应用全套源代码。
6)智能语音家居套件:环境感知模块(集成温湿度、光照度、大气压力、三轴姿态、红外测距、空气质量),设备控制模块(集成风扇、步进电机、蜂鸣器、RGB&LED、继电器),提供基于智能+互联网远程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语音交互应用案例,基于AI中间件技术,提供包括算法、模型、硬件、应用全套源代码。
7)智能安防预警套件:安防预警模块(集成火焰、燃气、光栅、人体红外、振动、磁场),设备控制模块(集成风扇、步进电机、蜂鸣器、RGB&LED、继电器),提供基于智能+互联网远程智能安防传感图像联动识别预警应用案例,基于AI中间件技术,提供包括算法、模型、硬件、应用全套源代码。
(作者:王经理 来源: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