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脱硝,技术分类
常见锅炉脱硝技术分类
根据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锅炉脱硝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两类:
一是源头治理。控制煅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技术措施如下:(1)低氮燃烧器;(2)在分解炉和管道中分段燃烧以控制燃烧温度;(3)改变配料方案,使用矿化剂降低熟料燃烧温度。
二是从治理的末端。控制烟气NOx排放的技术措施:①“分级燃烧+sncr”;②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③选择性催化还原(scr);③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④生物脱硝技术。
脱硝技术具体可以分为:
燃烧前脱硝:(1)加氢脱硝(2)洗选
燃烧脱硝:(1)低温燃烧(2)低氧燃烧(3)流化床燃烧技术(4)低nox燃烧器(5)煤粉浓度及稀释分离(6)烟气循环技术
燃烧后脱硝:(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2)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3)活性炭吸附;(4)电子束脱硝技术。
sncr在大型燃煤机组脱硝效率可达25%-40%,小型机组脱硝效率可达80%。由于该方法受锅炉结构尺寸的影响很大,因此它主要用作低氮燃烧技术的辅助处理方法。工程造价低,布置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合老厂改造,新厂可根据锅炉设计使用。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 CR)是目前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它是一种炉后脱硝法,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手次商业化运营..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尿素被用于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氧化,这被称为“选择性”。目前,scr技术主要分为氨scr和尿素scr。这两种方法利用氨还原NOx的作用,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主要是NO)还原为N2和水,对大气影响不大,还原剂为NH3。
目前,scr中使用的催化剂大多是以tio2和v2o5或v2o5-wo3或v2o5-moo3为活性组分,可分为蜂窝型、平板型或波纹型三种。用于烟气脱氮的SCR催化剂可分为高温催化剂(345℃~590℃)、中温催化剂(260℃~380℃)和低温催化剂(80℃~300℃)。不同催化剂的适宜反应温度不同。如果反应温度低,催化剂活性降低,脱硝效率下降,催化剂继续低温运行,会对催化剂造成永九性损伤;如果反应温度过高,NH3易氧化,nox的生成量会增加,催化剂材料的相转变也会引起催化剂活性的降低。目前国内外SCR系统大多采用高温催化剂,反应温度范围为315~400℃。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和较低的价格。它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电站锅炉脱硝的主流技术。
缺点:燃料中含有硫,燃烧时会产生一定量的SO3。添加催化剂后,在好氧条件下,SO3的生成显著增加,NH4HSO4也显著增加。形成有过量的NH3。NH4HSO4具有腐蚀性和粘性,会对尾部烟道设备造成损坏。虽然SO3的产生有限,但其影响不应低估。此外,催化剂中du现象也不容忽视。

(作者:冯总 来源:山东泰山行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