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 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
1.1 制定详细施工组织设计。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力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二是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可以说,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每个工程都有其特殊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
钢结构桥梁制作工艺
如何做好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 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
1.1 制定详细施工组织设计。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力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二是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可以说,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每个工程都有其特殊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工程施工前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1)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2)特殊工程的培训。(3)新工艺的应用。(4)工程项目的针对性。(5)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6)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1.2 安装质量的控制。钢结构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安装人员须仔细阅读施工图,认真计算工程量,作出工程进度计划并编制钢结构工程各工种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钢结构安装指导性文件,施工前首先需对各种安装机械进行调试和检测,如扭剪型高强螺栓电动扳手的校验,高强度螺栓及磨擦面抗滑移系数的现场试验,栓钉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穿透焊、非穿透焊),现场气体保护焊接速度及工艺控制等,其次会同监理对进场的各构件进行质量检测,在吊装前再对各构件变形、几何尺寸、孔位及偏差作详细的检查并作好记录,及时将有关质量问题反馈给制作厂,做到有问题的构件决不安装,以确保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钢结构设计要执行的技术规范,做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
1.3 焊接质量的控制。钢结构工程的工地焊接和现场安装占一半以上的工程量,焊接质量不过关除引起安全隐患外,还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及残余应力,严重影响钢结构工程质量。在施焊前需对整个工程的结构进行认真研究,充分理解,结合焊接力学的特点进行焊接顺序设计,采用结构对称、节点对称、对称焊接,先焊钢梁,后焊钢柱,对于梁的焊接要先焊顶层粱,且先焊梁一端,再焊梁的另一端,严禁两端同时焊接,柱的焊接过程在同一节点要两个人同时分别从对称的两面柱边100~150mm处转圈焊。对整个框架而言,柱、梁刚性接头的焊接顺序从整个的刚度中心开始,先形成框架,而后向外扩展继续施焊,以大限度地减少残余应力及变形。柱与梁的焊接,对梁而言,应采取相隔一梁进行焊接,避免梁的两端同时焊接受热,在梁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当一节柱有三层时应先焊磺梁,再焊底梁,焊中间梁,以确保柱的垂直度。对柱而言,应在柱的两侧同时对称焊接,柱与柱的焊接要采用两名或四名焊工对称转圈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注意柱梁标高、水平度、垂直度的测量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暂停,分析原因,及时改变焊接顺序进行特殊处理,对每层的每个作业区的焊接施工要做详尽记录,以总结变形规律,综合进行防变形处理。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及时检查焊接的完整性,防止漏焊,要督促检查探伤人员的工作,按顺序完成整个焊接工序。五、施工速度快,工期比传统住宅体系至少缩短三分之一,一栋1000平米只需20天、五个工人方可完工。
1.4 钢结构除锈及涂装工程。钢结构除锈和涂装是目前钢结构工程易忽视的环节。钢结构除锈分为人工除锈和机械除锈,施工人员要根据图纸要求以及除锈等级采用不同除锈方法。涂刷工程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在钢结构涂刷前,涂刷的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涂装材料必须有合格证,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必须由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单位施工。从被破坏方面看,钢结构是在事先有较大变形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结构,能够预先发现危险,从而避免。
1.5 做好验收工作,注重对质量问题的处理。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但要真正做好各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检测,特别是对隐蔽部分的检查,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做好质量交接记录,这样才能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和扩大,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出现质量问题后,首先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专门的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再次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对有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的部分,坚决拆除重新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焊接过程中的焊接性能是指焊接过程中焊缝及焊缝附近金属不产生热裂纹或冷却不产生冷却收缩裂纹的敏感性。
钢结构活动房工艺流程讲解
一、放样和号料
1.放样、号料工作内容
放样是钢结构活动房制作工艺中的一道工序,只有放样尺寸准确,才能避免以后各加工工序的积累误差,保证整个构件的质量。
放样的内容包括:核对图样的安装尺寸和孔距;以1∶1的大样放出节点;核对各部分的尺寸;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下料尺寸、弯制、制孔等加工的依据。

放样时,以1∶1的比例在放样台上利用几何作图法弹出大样;放样经检查无误后,用钢板制作样板、样杆;在样板、样杆上注明工号、图号、零件号、数量、孔径等;然后用样板、样杆进行号料。
号料时,应检查并核对材料,在材料上画出切割、钻孔等的加工位置,标出零件编号,如图6-16所示。样板、样杆应妥善保存,直到工程结束。
二、切割
钢材下料的切割方法有剪切、冲切、锯切、气割等,施工中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条件确定。切割后的钢材不得有分层,断面上不得有裂纹,应清除切口处的飞边、熔渣和飞溅物。气割和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三、矫正和成形
1.矫正
在钢结构活动房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变形、切割变形、焊接变形、运输变形的存在,将影响构件的制作及安装,矫正就是以造成新的变形去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型钢的矫正分为机械矫正、手工矫正和火焰矫正等。
2.弯曲成形
冷弯曲成形的工艺方法有滚圆机滚弯,压力机压弯、顶弯、拉弯等。
钢结构焊接、现场临时用电、消防管道、消防涂料作业、交叉作业的危险因素及安全管理
1、氧气瓶安全距离不够,离明火距离过近。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符合规范要求,用电设备漏电保护、接地、接零措施不到位。所用电缆线破损,接头处理不规范,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3、电焊机无二次空载保护。


4、消防管道、涂料作业所搭设的移动式作业平台无方案,搭设不规范,易发生倒塌事故。笔者所在地区曾经发生过多起用门式脚手架组装的简易操作平台倒塌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管理对策:
1、氧气、因合理放置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离明火距离10米以上。氧气瓶必须有防回火装置,严格执行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现场临时用电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措施”。用电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措施。电焊机二次侧安装空载保护装置。
3、移动式作业平台应有专项搭设方案,并附有计算书,搭设完毕应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结构施工是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因此钢结构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扎实有效的措施,方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