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温度的确定 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热交换器的各程(压力室)设计温度应按各自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分别设定设计温度;壳程设计温度、管程设计温度分别为壳程壳体、管箱壳体的设计温度; 2.设计温度不得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极限高温;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极限低温;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3.对于同时受两侧介质温度作用的元件应按其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4.元件金属温度方法确定:(1)传热计算求得;(2)在已使用的同类换热器上测定;(3)根据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确定。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冷凝温度的调节, 同样可以通过调节冷凝压力来达到。 在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温度一定时,冷凝压力的调整,可通过改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冷凝面积来达到。冷却介质流量增加, 流速相应提高, 可减少传热温差,从而降低冷凝温度;增大传热面积(可通过增加并联冷凝器的台数来实现)也可达到降低冷凝压力的目的。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压力可明显下降。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端得压力 表上的指示值反映出来。 蒸发温度是所要求的室内温度, 而制冷剂自身的性质牵扯到的温度是在对应压力下的沸腾温度。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原理列管式换热器主要来说有固定管板式、填料函式、U型管式以及浮头式这几个主要品种他们的作用不尽相同,原理上来说稍稍有所差别,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用途而定。保证功耗的情况下增加制冷量就是提高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就是为了得到温度相对低的制冷剂液体, 即提高制冷剂的质量制冷量。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