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酥梨9月下旬成熟,只有在成熟期采收,才能保持品种固有的色、香、味;提前采收会严重影响着色面积和色泽深浅,而且也会影响风味、。
红香酥梨栽培技术要点:
幼树应于早春发芽前对1~2年生枝中下部的叶芽刻芽,促其萌发并长成中、长枝,刻芽在叶芽上方1 mm处进行,深达木质部。也可在叶芽上涂抹抽枝宝、发芽素等生长调节剂,促其萌发生长。红香酥梨坐果率高,应注意疏花疏果,若
早酥红梨销售
红香酥梨9月下旬成熟,只有在成熟期采收,才能保持品种固有的色、香、味;提前采收会严重影响着色面积和色泽深浅,而且也会影响风味、。
红香酥梨栽培技术要点:
幼树应于早春发芽前对1~2年生枝中下部的叶芽刻芽,促其萌发并长成中、长枝,刻芽在叶芽上方1 mm处进行,深达木质部。也可在叶芽上涂抹抽枝宝、发芽素等生长调节剂,促其萌发生长。红香酥梨坐果率高,应注意疏花疏果,若任其坐果,则易导致坐果量偏多、果实偏小、商品价值低。疏花在花蕾分离期至落花期进行,每15~20 cm留1个花序,每花序留2~3朵花;成熟后金黄色,不套袋果呈暗红色,果肉为透明的纯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疏果在盛花后15~25天进行,首先疏掉畸形果、病虫果,每个花序留1个果。通过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并加强管理,即可使红香酥梨单果重在230 g以上,果形端正。
1.早酥红梨建园要点: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3或3×4米;早酥红梨虽可自花授粉,但也可按6:1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有:酥梨、雪花梨等花期相近品种。
早酥红梨适应性广,除寒地外,各省均有栽培,但在山岳薄地、粗砂地,果实常有缺素症,栽培时应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之壮树高产。
2.早酥红梨梨园管理:树下管理主要是生长期树盘覆草、松土、锄草,结合晚秋施有机肥深翻松土,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三、微量元素的使用微量元素缺乏易出现缺素症,应及时校正,而缺锌易引起小叶病,可在发芽前喷4-5%的硫酸锌液,发芽后喷0。发芽前、落花后施一次氮肥+复合肥,6月初施复合肥+微量元素。树上管理要结合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以弥补树体养分,加强树势。浇水的原则是前促后控,结合每次施肥进行,并留意灌封冻水,雨量大的年份应留意排水。留意硼肥使用。 早酥红梨易成花,坐果率高,应及时疏花疏果,联结冬剪去掉部分过多的花芽,花蕾分别后开端疏花,序留2朵边花。坐果后定果,幼壮树按25—30片叶留1个果,每花序只留1个单果。
处理杜梨种子有新法
在培育梨树砧木苗的生产实践中,河北省深县西牛村贾福进经过多年的试验,对杜梨种子冬季处理总结出沙藏一晾晒一浸种的新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能防止种子处理后期因湿度大、温度高而种子霉烂,而且可不受鼠害,能使种子发芽快且整齐。
具体操作方法是:
(1)湿沙埋藏 从1月初到2月底进行湿沙埋藏,时间60天。
(2)晾晒干贮 掠蛰前将埋藏的种子挖出,稍晾一下,用细筛子筛去沙子,然后把种子晾干,装入袋中或盆内贮放。
(3)浸种催芽 在播种前5天,把晾干的种子用45℃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盛放在泥瓦盆里,上面覆盖一块湿布,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汰,3—4天种子发芽率可达70%左右,此时即可播种 。
(4)播种时间与方法 把地整好,播种时先用铁钩开深1.5厘米、宽1.5厘米的沟,稍加镇压,再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上覆盖一层湿沙,以填平播沟为度。随后再用湿土封起6厘米左右高的垄,待种子扎根后,把垄耙平,2—3天即可出全苗。
在梨产地多用窖藏。将适时采收的梨分等分级,剔除病伤果,用纸单果包装后装入纸箱或筐中。由于梨采收时温度尚高,一般不直接入窖,要先在窖外阴凉处预贮。预贮时,白天要在货堆上遮阳覆盖,防止暴晒;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水果,毕竟人们越来越重视必不可少的健康保护,比如水果。晚上要打开覆盖物放风,使梨很快降温。当果温和窖温都接近0℃时可入窖。
入窖时将不同等级的梨分别堆放,一般不再进行挑选。梨在窖中堆码时,要注意堆间、箱间及堆的四周都要留有通风间隙。产品入库前期主要管理工作是控制通风,导入库外冷空气,排除库内热空气,降低库内浊度。为促使产品尽快降温,必要时还可打开库门,增加空气流量。中期则以防冻保温为主,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温,在关闭通负系统的同时,适当更换库内空气。因此,水果店或水果摊位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证明了目前水果市场很受欢迎。
只能在白天或中午,库外气温高于冻结温度时,打开通气口作适当的通风换气。当春季来临时,库外气温和土温逐渐回升,库内已难维持低温条件时,再开启进出气口,引入冷空气调节库内温度。通负时间仍在外界气温库内温度进进行。⑵10-12月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当外界气温进一步升高,夜间温度也难以调节到适宜的贮藏低温时,应当及时将产品出库销售。
梨的气调贮藏可采用12%-13%氧和1%以下的二氧化碳。但要预防二氧化碳的累积,会导致果肉或果心褐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