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热式。
预热式是催化燃烧的基本的流程形式,其基本原理见图1。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因为研究已经证明氧化物的活性和热稳定性成反比。有机废气温度在100℃以下、浓度也较低时,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通常采用煤气或电加热将废气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设备燃烧净化后的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
活性炭催化燃烧环保设备定制

1、预热式。
预热式是催化燃烧的基本的流程形式,其基本原理见图1。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因为研究已经证明氧化物的活性和热稳定性成反比。有机废气温度在100℃以下、浓度也较低时,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通常采用煤气或电加热将废气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设备燃烧净化后的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收部分热量。
2、自身热平衡式。
有机废气温度高且有机物含量较高,通常只需要在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设置电加热器供起燃时使用,通过热交换器回收部分净化气体所产生的热量,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正常操作下就能够维持热平衡,不需要补充热量.
3、吸附-催化燃烧。
当有机废气的流量大、浓度低、温度低、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采用催化燃烧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时,可先采用吸附手段将有机废气吸附于吸附剂上并进行浓缩,然后通过热空气吹扫,使有机废气脱附成为高浓度有机废气(可浓缩10倍以上)后再进行催化燃烧。
1、系统安装停电保护、过载保护、线路故障保护和误操作等安全保护装置,所有电气设备均可靠接地,保证系统在特殊状态下的安全性(在相对湿度80%,电器回路绝缘电阻
2、系统设有保护接地控制系统的接地分为两部分:保护地(交流地)和屏蔽地(直流地)。他们在1975年组织了一次性的催化燃烧技术交流会,1976年《电线电缆》出了一期《催化燃烧热风循环漆包机专辑》。控制系统接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当进入控制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地接地系统可承受过载电流,并迅速将其导入大地,为系统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有效地接地系统的保护有两方面:人员保护和设备保护。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可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设备着火损失。
3、催化化室设有热电偶,及时反映催化室室内温度,便于及时调节燃料量。废气进系统前装有测废气浓度的浓度计。
4、催化燃烧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通过采集与传输温度、压力的参数变化信号来达到自控氧化与自控联锁的安全保护功能。催化燃烧净化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代替热力燃烧(或火焰燃烧)的一种化学热反应,由于在反应中使用了固体催化剂,这种反应便被认为是非均相的化学反应。对催化化室处理设备中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保证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采集与传输温度、压力的参数变化信号来达到自控氧化与自控联锁的安全保护功能。保证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实现废气处理过程的现代化生产管理。
催化燃烧技术(RCO)是什么?
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下(200~400℃)下,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简便,安全,净化,在有机废气特别是回收价值不大的有机废气净化方面,比如化工,喷漆、绝缘材料、漆包线、涂料生产等行业应用较广。
蓄热式催化燃烧法,简称RCO,又叫催化燃烧,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化设备。目前常用的VOC处置或减排技术有热氧化、催化氧化、吸附、冷凝或生物过滤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不同浓度和流量范围的VOC处理有效。一、催化燃烧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排放烃类类等等臭味化合物的工业生产过程,如:涂装、印刷、机电、家电、制鞋、塑料、化工行业、有机化学品合成、合成制药、合成树脂、汽车、摩托车、“三”废气、自行车行业、机械、船舶、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废气处理,催化燃烧适用不同浓度、不同风量废气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