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感应式(机械式)电能表、普通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子式电能表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电能表基本上采用电气机械原理,其中应用zui多的是感应式电能表;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并试验采用模拟电子电路的方案,到了80年代,大量新型电子元器
嵌入式电能表牌子
电能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感应式(机械式)电能表、普通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子式电能表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电能表基本上采用电气机械原理,其中应用zui多的是感应式电能表;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并试验采用模拟电子电路的方案,到了80年代,大量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相继出现,为模拟电子式电能表的更新奠定了基础。而在,2005年之前国内使用的电能表主要是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从2005年开始电子式电能表的shou次超过了感应式电能表。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它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储存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相对普通电表,除具备基本的计量功能以外,智能电表带有硬件时钟和完备的通信接口,支持双向计量、自动采集、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冻固、控制、监测等功能,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量等特点,可以为实现分步式电源计量、双向互动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等奠定基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属于AM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新一代智能电能表将需要具备动态负荷计量、双向互动、在线监测和自诊自纠功能。
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
智能电表主要由电子元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采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把脉冲显示为用电量并输出。
通常把智能电表计量一度电时A/D转换器所发出的脉冲个数称之为脉冲常数,对于智能电能表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常数,因为A/D转换器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脉冲个数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该表计量的准确度。
智能电表购电卡如何进行充值?
1.当电表剩余金额小于50元,电表报警指示灯亮或背光灯常亮时,液晶屏显示“请购电”提醒您应及时购电;
2.当电表剩余金额为0时,电表进行跳闸,电表用报警deng、跳闸指示灯提示您购电,液晶屏显示“请购电拉闸”,此时必须充值才能恢复用电;
3.请您持购电卡到附近的充值售电点购电;
4.将已充值的购电卡插入智能电表卡槽(黄色金属面朝左,并停留至少3秒钟),待液晶屏显示读卡“成功”,说明电量已成功输入电表,方可将购电卡取出,安心用电;
5.购电卡中已购电量输入智能电表后,方可再次对卡缴费充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