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酿造技术精酿啤酒通常采用的是艾尔工艺(Ales,上发酵工艺),区别于工业啤酒采用的拉格工艺(Larges,下发酵工艺)。 而发酵时间,相当传统的精酿啤酒发酵时间可长达 2 个月,这样啤酒发酵充分,麦芽汁浓度更高,风味更为浓郁。工业啤酒发酵时间通常只为 7 天左右,发酵不会特别充分,导致麦芽汁浓度含量低,风味也更为清淡。特种麦芽能赋予啤酒以特殊的性质,影响到啤酒的生产过程、色
精酿啤酒酿造技术

精酿啤酒酿造技术
精酿啤酒通常采用的是艾尔工艺(Ales,上发酵工艺),区别于工业啤酒采用的拉格工艺(Larges,下发酵工艺)。 而发酵时间,相当传统的精酿啤酒发酵时间可长达 2 个月,这样啤酒发酵充分,麦芽汁浓度更高,风味更为浓郁。工业啤酒发酵时间通常只为 7 天左右,发酵不会特别充分,导致麦芽汁浓度含量低,风味也更为清淡。特种麦芽能赋予啤酒以特殊的性质,影响到啤酒的生产过程、色香味及其稳定性,一般分为小麦麦芽、焦香麦芽和黑麦芽等。 在世界各地酿造的啤酒,因为当地水质不同,啤酒的口味也会跟着发生改变。酿造出来的风格种类各异,有香气袭人的小麦啤酒、厚重的黑啤酒、琥珀啤酒以及水果啤酒等,全世界按照种类划分,有近 100 种风格的精酿啤酒。 主要有Lager(窖藏啤酒)、Ale(爱尔啤酒)、Stout(世涛)、Draft/Draught(生啤)、IPA(印度爱尔啤酒)等。 在这么多种精酿啤酒中,IPA是啤酒界相当热门的精酿啤酒,更是精酿啤酒中的比较好担当。很多人初尝IPA的时候,可能会难以接受,但是多喝几次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欲罢不能了。在满口“苦涩”之后将是甘甜和酒花香味充斥着整个口腔,萦绕不绝。

小型精酿啤酒酿造--麦芽篇
1.外观:
外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啤酒的色泽、清亮透明程度,甚至于影响着啤酒的口味。它的产生主要由于大麦本身的收割、存放、粗精选和浸麦环节造成的。精酿啤酒:因为为了追求的口感和,所以发酵时间一般在1-2个月左右,啤酒进行充分的发酵和后熟,麦芽汁浓度更高,风味更为浓郁。例如在收割时被雨淋过的大麦本身就发污,生产出的麦芽也发污。有的大麦受制于品种、产地、土壤、气候等影响本身也发白、发青。如果麦芽从外观品相上一看那种发白、发青褐色的,就要谨慎一些,尽量先做一下理化指标检测。另外好麦芽从外观上也能看出一二,例如有的麦芽,抓一把一看颗粒不均匀,大小不一,杂质多,灰白或青褐色;咬几粒粉状粒少,玻璃质粒多,那么这类麦芽一般是掺了国产麦芽或饲料大麦,这样麦芽在理化指标上是无法达到优级麦芽标准的。
2.香味:
啤酒的麦芽香味就是来源于麦芽,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麦芽的香味决定着啤酒的香味,其中也有一些非麦芽因素。而麦芽的香味主要来源于发芽过程中的干燥阶段。选择麦芽时,尽量抓一把闻一闻,拿几粒咀嚼一下,看看香味和口感。如果闻着有一股受潮的味儿,或香气不足,那么就不是新制备的麦芽,这类麦芽可能存放很长时间了。对于想突出麦香味道的啤酒尤为重要。对于酿造精酿啤酒来讲一般都是干粉碎没有什么影响,当然前提麦芽在干燥阶段水分含量要过关,太过干燥就不行了。
3.水分:
麦芽的商品水分是由干燥阶段的工艺决定的,就目前而言,对于糖化湿法粉碎的啤酒厂来说,水分的高低对于啤酒质量并不构成威胁,主要是影响啤酒厂的效益。但是有的是在麦芽贮藏过程中增长水分而超标的,这就要求啤酒生产厂家在化验水分的同时,称一下重量,在超出的重量足以抵得上水分超标的前提下,不应计较水分影响质量的问题。一般要求水分小于等于5.5%。对于酿造精酿啤酒来讲一般都是干粉碎没有什么影响,当然前提麦芽在干燥阶段水分含量要过关,太过干燥就不行了。温度不是那么冰凉,味蕾对味道的感知能力上升,此时啤酒的其他想起会逐渐展现。
4.夹杂物:
夹杂物来源于大麦,分二种,一种是可糖化发酵的谷物,但它能给啤酒带来不好的口味;一种是非发酵的物质,如石块、铁屑、灰尘等一方面它把自己不愉快的味道带给了啤酒;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懂得利用酵母菌进行各种食品的发酵,例如做成面包,馒头,酒,酱油等等,至于用以酿造啤酒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早是由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开始酿造,后来由希腊人传入欧洲,在西欧和北欧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它加速了机械设备的损坏。一般要求夹杂物小于等于1.0%。选择麦芽时当你发现麦芽里面灰尘、石子、其他杂物非常多,那么该麦芽对你酿造的啤酒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当然一些麦芽由于在存放、运输过程中有一些麦皮脱落或者一些麦芽根存在属于正常现象。
5.千粒重:
这与大麦的千粒重有关,一般地说,二棱大麦的千粒重在36-45g之间,六棱大麦的千粒重在30-40g之间。经过发芽后重量损失在20%以内,从根本上说千粒重越重越好,千粒重大的麦芽浸出率高,这对啤酒厂的效益有益。
6.浸出率:
麦芽浸出率的多少取决于原大麦的品种,与它种植的年份和地点有关,与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的关系,麦芽浸出率通常规定在79.5-81%。浸出率高低非常重要,它是决定啤酒数量、成本的决定性因素。从技术上看,浸出率低常常是因为蛋白质溶解不足。蛋白质溶解较高,浸出率也较高,浸出率的提高不意味着碳水化合物(淀粉)溶解得好,而是各种酶类与蛋白、碳水化合物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个指标我们无法直观鉴别,只能是在酿酒时进行检测了。冰啤色泽特别清亮,酒精含量较一般啤酒高,口味柔和、醇厚、爽口,尤其适合年轻人饮用。
7.粗细粉差:
粗细粉差表示大麦细胞壁的溶解程度。粗细粉差小表明细胞壁溶解的好,有利于糖化麦汁的过滤和改善,粗细粉差影响到原料利用率以及麦汁和啤酒过滤速度,也影响到麦汁的组成。麦芽的粗细粉差小于2.0%,利用粗细粉差低的麦芽可以提高啤酒的产量。
8.糖化时间:
尽管糖化是a,β淀粉酶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化时间仍可间接显示麦芽中a-淀粉酶的存在量。如果浅色麦芽的糖化时间超过10-15min,糖化会有困难。溶解不好的麦芽会使糖化时间拖长。适当提高浸麦度,实施低温长时间发芽,发芽后期提高麦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有利于酶的生成与积累,提高酶的活力可以缩短糖化时间。美国西海岸的IPA如燎原之火红遍了全美,这离不开啤酒花的功劳,如果啤酒可以在啤酒花的品种有所,那将推动国内啤酒的多元化。
9.色度:
作为酿造指标,浅色麦芽要求2.5-5.7EBC,但随着淡色啤酒的流行,啤酒厂对麦芽色度的重视程度似乎已成为各项指标的首要因素,有些厂家要求麦芽色度越低越好,这与客观上大麦的底色和焙焦着色相违背,还有的厂家认为麦芽外观亮白,麦芽色度就浅,因此有人采集了这样的小样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有些麦芽外观虽然亮白,但实测麦芽煮沸色度高达9.5EBC,同时有的麦芽厂要求色度越深越好,这是因为这一地区的人喜欢喝浓度低的啤酒,而工厂做出的低浓度啤酒色泽过于浅的缘故。对于色度,国内实验室检测设施不一,有EBC比色法,同一麦芽样品,在不同实验室可能有如下:3.0,3.1,3.25,3.3,3.5EBC,其中3.0EBC与3.5EBC可能由视觉误差造成,3.1,3.25,3.3EBC则是估计读数造成误差。另外,还有碘液比色法,操作误差较大,应予淘汰,所以应统一使用EBC色度计。标色盘应定期校正,建议逐步采用EBC数字显示计。对于精酿啤酒来讲色度建议在3.5-4.5之间为好,当然对于酿制一些特殊啤酒也有一些特殊要求。一种是非发酵的物质,如石块、铁屑、灰尘等一方面它把自己不愉快的味道带给了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