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烧工艺流程
根据废气燃烧的热量平衡,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可分为3种。
(1)预热式。有机废气温度和浓度都较低,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燃烧净化后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收部分热量。该工艺通常采用或电加热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
(2)自身热平衡式。当有机废气排出时温度高于起燃温度(350℃左
环保催化燃烧设备报价

催化燃烧工艺流程
根据废气燃烧的热量平衡,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可分为3种。
(1)预热式。有机废气温度和浓度都较低,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燃烧净化后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收部分热量。该工艺通常采用或电加热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
(2)自身热平衡式。当有机废气排出时温度高于起燃温度(350℃左右)且有机物含量较高时,热交换器回收部分净化气体所产生的热量,在正常操作下能够维持热平衡,无需补充热量,通常只需要在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设置电加热器供起燃时使用。
(3)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当有机废气的流量大、浓度低、温度低,采用催化燃烧需耗大量燃料时,可先采用吸附手段将有机废气吸附于吸附剂上进行浓缩,然后通过热空气吹扫,使有机废气脱附浓缩成为高浓度有机废气(可浓缩10倍以上),再进行催化燃烧。
此时,不需要补充热源,就可维持正常运行。对于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1) 燃烧过程的放热量,即废气中可燃物的种类和浓度;
(2) 起燃温度,即有机组分的性质及催化剂活性;
(3) 热回收率等。
当回收热量超过预热所需热量时,可实现自身热平衡运转,无需外界补充热源,这是的催化燃烧的应用。
催化燃烧装置的优缺点
催化燃烧废气处理技术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出现的。从 1949 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套催化燃烧装置到现在,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油漆、橡胶、塑料、树脂、皮革、食品和铸造等领域,也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等方面。
在 1973 年开始将催化燃烧法用于治理漆包线烘干炉排出的有机废气,随后又在绝缘材料、印刷工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催化燃烧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改良,催化燃烧装置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1) 可处理绝大多数VOCs 废气;
(2)可将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成无毒无害的 CO2 气体与 H2O;
(3)分解达 95%以上,无需作后续处理;
(4)可在低温(200~400 ℃)下对 VOCs 进行分解,燃料消耗量低(节能);
(5)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根据入口气体的风量与 VOCs含量推断催化剂的使用时间,且催化剂可进行再生利用;
(6)设备内为负压结构(风机设置在设备内部下游),可有效防止臭气渗漏;
(7)具有高度安全性,能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无粉尘的危险;
(8)处理效率在 99%以上(除臭)。
催化燃烧装置的缺点:
(1)对于较大风量且低VOCs 质量浓度废气而言,处理费用相对过高,可协同沸石滚轮浓缩设备进行废气浓缩后再作催化氧化处理;
(2)用于处理 VOCs 的氧化用催化剂当遇见硫、磷、硅等物质时会发生催化剂现象,因此需要设置预处理步骤。
RCO简介:催化氧化处理技术是把废气加热到280℃进行催化燃烧,使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 CO和 H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陶瓷蓄热体,使之升温“蓄热”,并用来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燃料消耗的废气处理技术。
1.采用新型陶瓷蓄热系统,热利用;
2.低温催化,能耗小费用低,运行稳定更安全;
3.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4.停留时间长,燃烧充分;
5.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维